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dipyrrol-2'-yl-6,7-diaminoquinoxaline | 404892-63-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dipyrrol-2'-yl-6,7-diaminoquinoxaline
英文别名
2,3-bis(1H-pyrrol-2-yl)quinoxaline-6,7-diamine
2,3-dipyrrol-2'-yl-6,7-diaminoquinoxaline化学式
CAS
404892-63-3
化学式
C16H14N6
mdl
——
分子量
290.327
InChiKey
UEBXHYHQEALWM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606.8±50.0 °C(Predicted)
  • 密度:
    1.43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09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0-邻二氮杂菲-5,6-二酮2,3-dipyrrol-2'-yl-6,7-diaminoquinoxaline乙醇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80%的产率得到20,21-bis(1H-pyrrol-2-yl)-6,9,15,19,22,26-hexazahexacyclo[12.12.0.02,7.08,13.016,25.018,23]hexacosa-1(26),2(7),3,5,8(13),9,11,14,16,18(23),19,21,24-trideca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带有稠合二吡咯基喹喔啉阴离子识别位点的菲咯啉配合物:高效的氟化物阴离子受体。
    摘要:
    新的阴离子识别宿主分子,tris-1,10-phenanthroline Cobalt(III) 和双-2,2'-bipyridine mono-1,10-phenanthroline ruthenium(II) 配合物已经合成,它们带有稠合的 dipyrrolylquinoxaline 部分。根据紫外-可见光谱和电化学研究确定,这些金属配合物在极性介质中以高亲和力结合氟化物,无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于衍生它们的不含金属的菲咯啉二吡咯基喹唑啉前体(氟化物结合到 tris-1 ,10-菲咯啉钴 (III) 二吡咯基喹喔啉系统在 DMSO 中具有 54 000 M-1 的 1:1 结合常数)。观察到的大结合常数归因于两个因素,
    DOI:
    10.1021/ja017298t
  • 作为产物:
    描述:
    1,2-二(1H-吡咯-2-基)-1,2-乙烷二酮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一水合肼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7.0h, 生成 2,3-dipyrrol-2'-yl-6,7-diaminoquinoxa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带有稠合二吡咯基喹喔啉阴离子识别位点的菲咯啉配合物:高效的氟化物阴离子受体。
    摘要:
    新的阴离子识别宿主分子,tris-1,10-phenanthroline Cobalt(III) 和双-2,2'-bipyridine mono-1,10-phenanthroline ruthenium(II) 配合物已经合成,它们带有稠合的 dipyrrolylquinoxaline 部分。根据紫外-可见光谱和电化学研究确定,这些金属配合物在极性介质中以高亲和力结合氟化物,无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于衍生它们的不含金属的菲咯啉二吡咯基喹唑啉前体(氟化物结合到 tris-1 ,10-菲咯啉钴 (III) 二吡咯基喹喔啉系统在 DMSO 中具有 54 000 M-1 的 1:1 结合常数)。观察到的大结合常数归因于两个因素,
    DOI:
    10.1021/ja017298t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henanthroline Complexes Bearing Fused Dipyrrolylquinoxaline Anion Recognition Sites:  Efficient Fluoride Anion Receptors.
    作者:Toshihisa Mizuno、Wen-Hao Wei、Leah Renee Eller、Jonathan L. Sessler
    DOI:10.1021/ja017298t
    日期:2002.2.1
    Novel anion recognition host molecules, tris-1,10-phenanthroline cobalt(III) and bis-2,2'-bipyridine mono-1,10-phenanthroline ruthenium(II) complexes bearing fused dipyrrolylquinoxaline moieti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As determined by UV-vis spectroscopic and electrochemical studies, these metal complexes bind fluoride with high affinity in polar media both in absolute terms and relative to the metal-free
    新的阴离子识别宿主分子,tris-1,10-phenanthroline Cobalt(III) 和双-2,2'-bipyridine mono-1,10-phenanthroline ruthenium(II) 配合物已经合成,它们带有稠合的 dipyrrolylquinoxaline 部分。根据紫外-可见光谱和电化学研究确定,这些金属配合物在极性介质中以高亲和力结合氟化物,无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于衍生它们的不含金属的菲咯啉二吡咯基喹唑啉前体(氟化物结合到 tris-1 ,10-菲咯啉钴 (III) 二吡咯基喹喔啉系统在 DMSO 中具有 54 000 M-1 的 1:1 结合常数)。观察到的大结合常数归因于两个因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