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Benzyl-3,4-dihydro-2H-isoquinoline-1-thione | 110719-12-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Benzyl-3,4-dihydro-2H-isoquinoline-1-thione
英文别名
2-Benzyl-3,4-dihydroisoquinoline-1(2H)-thione;2-benzyl-3,4-dihydroisoquinoline-1-thione
2-Benzyl-3,4-dihydro-2H-isoquinoline-1-thione化学式
CAS
110719-12-5
化学式
C16H15NS
mdl
——
分子量
253.368
InChiKey
USHPRUDPOWKEF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12 °C(Solv: ethanol (64-17-5))
  • 沸点:
    403.8±55.0 °C(Predicted)
  • 密度:
    1.21±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9
  • 拓扑面积:
    35.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benzyl-3,4-dihydroisoquinolin-2-ium bromide 在 potassium sulfide 、 tris(bipyridine)ruthenium(II) dichloride hexahydrate 、 1,5-二氮杂双环[4.3.0]壬-5-烯 、 potass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63%的产率得到2-Benzyl-3,4-dihydro-2H-isoquinoline-1-th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可见光介导的C(sp3)–H硫羰基化,用于硫化钾制备硫内酰胺
    摘要:
    我们在此报告了一种通过可见光介导的C(sp 3)–H硫代羰基化与硫化钾制备硫内酰胺的方案,其中从硫化钾生成的多硫化物二价阴离子和自由基阴离子是关键的活性物种。在温和条件下可以直接建立各种硫代内酰胺。此外,它已成功地应用于四氢小ber碱的结构改性。
    DOI:
    10.1002/cjoc.20190036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jzert, Ilona K.; Takacs, Kalman,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87, p. 1061 - 1064
    作者:Ajzert, Ilona K.、Takacs, Kalman
    DOI:——
    日期:——
  • AJZERT, K. ILONA;TAKACS, KALMAN, LIEBIGS ANN. CHEM.,(1987) N 12, 1061-1063
    作者:AJZERT, K. ILONA、TAKACS, KALMAN
    DOI:——
    日期:——
  • Visible‐Light‐Mediated C(sp <sup>3</sup> )–H Thiocarbonylation for Thiolactam Preparation with Potassium Sulfide
    作者:Wei Tan、Cuihong Wang、Xuefeng Jiang
    DOI:10.1002/cjoc.201900360
    日期:2019.12
    thiolactam preparation with potassium sulfide via visiblelightmediated C(sp3)–H thiocarbonylation, in which polysulfide dianions and radical anions generated from potassium sulfide were the key active species. A variety of thiolactams were straightforward established under mild conditions. Moreover, it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of tetrahydroberberine.
    我们在此报告了一种通过可见光介导的C(sp 3)–H硫代羰基化与硫化钾制备硫内酰胺的方案,其中从硫化钾生成的多硫化物二价阴离子和自由基阴离子是关键的活性物种。在温和条件下可以直接建立各种硫代内酰胺。此外,它已成功地应用于四氢小ber碱的结构改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