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S)-4-(6,7-dimethoxy-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1-yl)benzenesulfonamide | 1233378-59-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S)-4-(6,7-dimethoxy-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1-yl)benzenesulfonamide
英文别名
4-(6,7-dimethoxy-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1-yl)benzenesulfonamide
(R,S)-4-(6,7-dimethoxy-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1-yl)benzenesulfonamide化学式
CAS
1233378-59-0
化学式
C17H20N2O4S
mdl
——
分子量
348.423
InChiKey
ILYZTAPALYJTG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9
  • 拓扑面积:
    99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R,S)-4-(6,7-dimethoxy-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1-yl)benzenesulfonamide磺酰胺 作用下, 以 二甲氧基乙烷 为溶剂, 反应 0.67h, 以69%的产率得到(R,S)-1-[4-(aminosulfonyl)phenyl]-6,7-dimethoxy-3,4-dihydroisoquinoline-2(1H)-sulfo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鉴定有效和选择性的人类碳酸酐酶VII(hCA VII)抑制剂
    摘要:
    保护灰质:本文报道了作为碳酸酐酶抑制剂的磺酰胺衍生物的发现,该衍生物对hCA VII的亚型具有选择性地对抗hCA VII的作用。这些化合物代表了潜在的有用的先导结构,可用于进一步开发靶向hCA VII同工型的神经保护剂。
    DOI:
    10.1002/cmdc.201000044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羧基苯磺酰胺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O-(1H-benzotriazol-1-yl)-N,N,N',N'-tetramethyluro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 三氯氧磷 作用下, 以 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R,S)-4-(6,7-dimethoxy-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1-yl)benzenesulfo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体内评估选择性碳酸酐酶抑制剂作为潜在的抗惊厥药
    摘要:
    癫痫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由抑制性和兴奋性神经传递之间的不平衡引起。众所周知,神经元兴奋性与γ-氨基丁酸(GABA)能量去极化有关。HCO 3 -可以通过膜渗透性碳酸酐酶抑制剂抑制依赖的去极化。我们以前鉴定了一些异喹啉磺酰胺作为人类碳酸酐酶II和VII(hCA II和hCA VII)同工型的有效和选择性抑制剂。鉴于hCA II和hCA VII是参与GABA介导的神经元兴奋的特定同工型,我们假设它们可以代表开发新的抗惊厥药的生物学靶标。因此,对于选定的异喹啉磺酰胺,我们初步测试了它们在DBA / 2小鼠中预防音源性癫痫发作的能力。腹膜内给药后对所有化合物进行评估,其中一些化合物被证明可以保护小鼠免于惊厥。在这一系列化合物中,几种衍生物显示出对目标碳酸酐酶(即hCA II和hCA VII)具有联合体内功效和抑制作用。具体而言,最有趣的分子是1-(4-氨基苯基)-6,7-二甲氧基-3,4-
    DOI:
    10.1002/cmdc.20150059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