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4-nitrophenyl)isoquinolin-2-ium-2-amine;chloride | 31383-04-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4-nitrophenyl)isoquinolin-2-ium-2-amine;chloride
英文别名
——
N-(4-nitrophenyl)isoquinolin-2-ium-2-amine;chloride化学式
CAS
31383-04-7
化学式
C15H12N3O2*Cl
mdl
——
分子量
301.732
InChiKey
RKCJDNCRLPOEDR-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09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61.7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4-nitrophenyl)isoquinolin-2-ium-2-amine;chloride马来酸二甲酯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0.25h, 以74%的产率得到dimethyl (1S,2R,10bS)-3-(4-nitrophenyl)-2,10b-dihydro-1H-pyrazolo[5,1-a]isoquinoline-1,2-di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异喹啉N-芳基酰亚胺和缺电子乙烯衍生物
    摘要:
    异喹啉鎓 N-苯基酰亚胺 (2a) 和 N-(2-吡啶基) 酰亚胺 (2b) 与 12 个 α,β-不饱和羧酸酯和腈的 1,3-环加成反应在室温下进行。产量高;该反应提供了四氢吡唑并[5,1-a]异喹啉衍生物,并且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到红色消失。在这类偶氮甲亚胺中,2 的酰亚胺氮是亲核中心,它决定了添加到丙烯酸甲酯、丙烯腈及其α-甲基和α-氯衍生物的区域化学。非对映选择性低;富马酸二甲酯和马来酸二甲酯也形成了一对加合物。通过 1 H NMR 分析阐明了这些构型,这同样为三环系统的有利构象提供了线索。N-芳基酰亚胺 5 不与乙烯反应,但是正式的乙烯加合物可以从 5a、b 的环加合物通过碱裂解获得三苯基乙烯基溴化鏻。39 个环加合物的 δH 值的统计分析为吡唑烷质子提供了一组一致的取代基增量。
    DOI:
    10.1002/(sici)1099-0690(199802)1998:2<387::aid-ejoc387>3.0.co;2-j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异喹啉鎓N-芳基酰亚胺和一些杂草烯的环加成反应
    摘要:
    红色异喹啉鎓 N-芳基酰亚胺 19-23 是偶氮甲亚胺,其 C=N 键是芳环的一部分。得到N-(4-硝基苯基)酰亚胺22和N-(2-吡啶基)酰亚胺23结晶;在溶液中,后者与作为其二聚体的六氢四嗪 24 平衡。N-苯基酰亚胺19不稳定;分离的固体似乎是四聚体。通过 11-13 的去质子化生成,N-芳基酰亚胺 19-21 发生原位环加成反应生成二硫化碳、异氰酸苯酯、异硫氰酸苯酯和二苯乙烯酮。可储存的CS2加合物29提供了N-苯基酰亚胺19的中性来源,因为在溶液中建立了环回复平衡。
    DOI:
    10.1002/(sici)1099-0690(199802)1998:2<379::aid-ejoc379>3.0.co;2-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soquinoliniumN-Arylimides and Some Cycloadditions to Heterocumulenes
    作者:Klaus Bast、Matthias Behrens、Toni Durst、Rudolf Grashey、Rolf Huisgen、Reinhard Schiffer、Robert Temme
    DOI:10.1002/(sici)1099-0690(199802)1998:2<379::aid-ejoc379>3.0.co;2-f
    日期:1998.2
    23 were obtained crystalline; in solution the latter equilibrates with the hexahydrotetrazine 24 as its dimer. The N-phenylimide 19 is not stable; an isolated solid appears to be a tetramer. Generated by deprotonation of 11−13, the N-arylimides 19−21 undergo in situ cycloadditions to carbon disulfide, phenyl isocyanate, phenyl isothiocyanate, and diphenylketene. The storable CS2 adduct 29 offers a neutral
    红色异喹啉鎓 N-芳基酰亚胺 19-23 是偶氮甲亚胺,其 C=N 键是芳环的一部分。得到N-(4-硝基苯基)酰亚胺22和N-(2-吡啶基)酰亚胺23结晶;在溶液中,后者与作为其二聚体的六氢四嗪 24 平衡。N-苯基酰亚胺19不稳定;分离的固体似乎是四聚体。通过 11-13 的去质子化生成,N-芳基酰亚胺 19-21 发生原位环加成反应生成二硫化碳、异氰酸苯酯、异硫氰酸苯酯和二苯乙烯酮。可储存的CS2加合物29提供了N-苯基酰亚胺19的中性来源,因为在溶液中建立了环回复平衡。
  • IsoquinoliniumN-Arylimides and Electron-Deficient Ethylene Derivatives
    作者:Rolf Huisgen、Robert Temme
    DOI:10.1002/(sici)1099-0690(199802)1998:2<387::aid-ejoc387>3.0.co;2-j
    日期:1998.2
    3-cycloadditions of isoquinolinium N-phenylimide (2a) and N-(2-pyridyl)imide (2b) to twelve α,β-unsaturated carboxylic esters and nitriles proceeded at room temp. with high yields; the reactions furnished tetrahydropyrazolo[5,1-a]isoquinoline derivatives and could be visually followed by the loss of the red color. In this class of azomethine imines, the imide nitrogen of 2 is the nucleophilic center which
    异喹啉鎓 N-苯基酰亚胺 (2a) 和 N-(2-吡啶基) 酰亚胺 (2b) 与 12 个 α,β-不饱和羧酸酯和腈的 1,3-环加成反应在室温下进行。产量高;该反应提供了四氢吡唑并[5,1-a]异喹啉衍生物,并且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到红色消失。在这类偶氮甲亚胺中,2 的酰亚胺氮是亲核中心,它决定了添加到丙烯酸甲酯、丙烯腈及其α-甲基和α-氯衍生物的区域化学。非对映选择性低;富马酸二甲酯和马来酸二甲酯也形成了一对加合物。通过 1 H NMR 分析阐明了这些构型,这同样为三环系统的有利构象提供了线索。N-芳基酰亚胺 5 不与乙烯反应,但是正式的乙烯加合物可以从 5a、b 的环加合物通过碱裂解获得三苯基乙烯基溴化鏻。39 个环加合物的 δH 值的统计分析为吡唑烷质子提供了一组一致的取代基增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