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benzyloxy-7-(3,4-dimethoxyphenyl)isoquinoline-1,3(2H,4H)-dione | 1092801-85-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benzyloxy-7-(3,4-dimethoxyphenyl)isoquinoline-1,3(2H,4H)-dione
英文别名
——
2-benzyloxy-7-(3,4-dimethoxyphenyl)isoquinoline-1,3(2H,4H)-dione化学式
CAS
1092801-85-8
化学式
C24H21NO5
mdl
——
分子量
403.434
InChiKey
QRFBKKYIZFYSR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03
  • 重原子数:
    30.0
  • 可旋转键数:
    6.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65.07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5.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benzyloxy-7-(3,4-dimethoxyphenyl)isoquinoline-1,3(2H,4H)-dione三溴化硼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57%的产率得到7-(3,4-dihydroxyphenyl)-2-hydroxyisoquinoline-1,3(2H,4H)-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估一系列2-羟基异喹啉-1,3(2H,4H)-二酮类化合物作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整合酶和逆转录酶RNase H结构域的双重抑制剂。
    摘要:
    我们在这里报告了一系列19位2-羟基异喹啉-1,3(2H,4H)-二酮衍生物的合成,这些衍生物在7位被不同取代,目的是选择性抑制两种金属离子催化活性位点。测试了这些化合物的抗HIV-1逆转录酶(RT)聚合酶,HIV-1 RT核糖核酸酶H(RNase H)和HIV-1整合酶(IN)。大多数化合物即使在50 microM下也显示出对RT聚合酶的抑制作用较弱。大多数合成的化合物以微摩尔浓度抑制RNase H和IN,其中一些对IN的选择性较弱。出乎意料的是,发现了两个新的命中结果,它们以亚微摩尔IC50值显示了对IN的高选择性。这些酶抑制特性可能与化合物的金属结合能力有关。物理化学研究与溶液中镁配合物的化学计量比为1/1一致,金属配合物严格取决于化合物的烯醇化能力。不幸的是,所有测试的化合物在细胞培养中均表现出高细胞毒性,这限制了它们作为抗病毒剂的应用。
    DOI:
    10.1021/jm8007085
  • 作为产物:
    描述:
    O-苄基羟胺 、 2-carboxymethyl-5-(3,4-dimethoxyphenyl)benzoic acid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22%的产率得到2-benzyloxy-7-(3,4-dimethoxyphenyl)isoquinoline-1,3(2H,4H)-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估一系列2-羟基异喹啉-1,3(2H,4H)-二酮类化合物作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整合酶和逆转录酶RNase H结构域的双重抑制剂。
    摘要:
    我们在这里报告了一系列19位2-羟基异喹啉-1,3(2H,4H)-二酮衍生物的合成,这些衍生物在7位被不同取代,目的是选择性抑制两种金属离子催化活性位点。测试了这些化合物的抗HIV-1逆转录酶(RT)聚合酶,HIV-1 RT核糖核酸酶H(RNase H)和HIV-1整合酶(IN)。大多数化合物即使在50 microM下也显示出对RT聚合酶的抑制作用较弱。大多数合成的化合物以微摩尔浓度抑制RNase H和IN,其中一些对IN的选择性较弱。出乎意料的是,发现了两个新的命中结果,它们以亚微摩尔IC50值显示了对IN的高选择性。这些酶抑制特性可能与化合物的金属结合能力有关。物理化学研究与溶液中镁配合物的化学计量比为1/1一致,金属配合物严格取决于化合物的烯醇化能力。不幸的是,所有测试的化合物在细胞培养中均表现出高细胞毒性,这限制了它们作为抗病毒剂的应用。
    DOI:
    10.1021/jm800708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