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N-(2-(2-methoxyphenyl)ethyl)amino]-6,7-dimethoxy-1-isopropylisoquinoline | 1198094-17-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N-(2-(2-methoxyphenyl)ethyl)amino]-6,7-dimethoxy-1-isopropylisoquinoline
英文别名
——
3-[N-(2-(2-methoxyphenyl)ethyl)amino]-6,7-dimethoxy-1-isopropylisoquinoline化学式
CAS
1198094-17-5
化学式
C23H28N2O3
mdl
——
分子量
380.487
InChiKey
NCABIZPCEVJSC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04
  • 重原子数:
    28.0
  • 可旋转键数:
    8.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5
  • 拓扑面积:
    52.61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5.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异丁腈2-(3,4-dimethoxyphenyl)-N-[2-(2-methoxyphenyl)ethyl]acetamide三氯氧磷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以19%的产率得到3-[N-(2-(2-methoxyphenyl)ethyl)amino]-6,7-dimethoxy-1-isopropylisoquin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A Simple Highly Regioselective or Regiospecific Substitution Method of Aromatic Isoquinoline
    摘要:
    开发了一种新的简单方法,用于高度区域选择性或区域专一性的芳香异�唑啉取代反应,该方法利用了Bischler-Napieralski环化反应的条件。所提出的反应机理成功地得到了间接证实。在此方法中,氯亚胺离子中间体A由酰胺化合物与磷酰氯形成,随后进行分子内环化。最终的芳香异唑啉结构是通过以硼氢化钠作为碱而不是预期的还原剂来去除酸性氢原子而得到的。
    DOI:
    10.2174/15701780978868126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