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来源的环状亚胺毒素 portimine A 和 portimine B 因其化学结构和显着的抗癌治疗潜力而引起关注1,2,3,4。然而,目前无法获得大量这些毒素,并且其有效活性的分子机制至今仍未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可扩展且简洁的 portimine 合成,它受益于两阶段萜类化合物合成中使用的逻辑 5,6 以及其他策略,例如利用环链互变异构化和骨架重组,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通过自我保护保护基团化学。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全合成使 portimine B 的结构重新分配和 portimine A 的深入功能评估成为可能,揭示了它在人癌细胞系中选择性诱导细胞凋亡,具有高效性,并且在体内肿瘤清除模型中有效。最后,对 portimine 及其类似物的实际访问简化了光亲和类似物的开发,这些类似物用于化学蛋白质组学实验,以将 portimine A 的主要靶标确定为 60S 核糖体输出蛋白 NM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