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6-Butoxy-2,5,7,8-tetramethyl-3,4-dihydrochromen-2-yl)methoxy]-3-methoxybenzaldehyde | 1217511-57-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6-Butoxy-2,5,7,8-tetramethyl-3,4-dihydrochromen-2-yl)methoxy]-3-methoxybenzaldehyde
英文别名
——
4-[(6-Butoxy-2,5,7,8-tetramethyl-3,4-dihydrochromen-2-yl)methoxy]-3-methoxybenzaldehyde化学式
CAS
1217511-57-3
化学式
C26H34O5
mdl
——
分子量
426.553
InChiKey
SEHWVYSAEOTEH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
  • 重原子数:
    31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5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腺苷单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激活剂的开发。
    摘要:
    鉴于噻唑烷二酮类化合物介导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依赖性的腺苷单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激活和白介素(IL)-6产生抑制的独特能力,我们进行了筛选内部基于噻唑烷二酮的聚焦化合物库,以鉴定具有这些双重药理活性的新型药物。与AMPK的激活状态和雷帕霉素靶标的哺乳动物同源性有关的基于细胞的测定(即分别使AMPK和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磷酸化)和IL-6 / IL-6受体信号转导(即IL-6产生) (分别是脂多糖(LPS)刺激的THP-1人巨噬细胞中的信号转导和转录3磷酸化的激活剂)来筛选该化合物库,从而鉴定了化合物53(N- {4- [3-(1-甲基-环己基甲基)-2,4-二氧代-噻唑烷丁-5-亚甲基-甲基]-苯基] -4-硝基-3-三氟甲基苯磺酰胺)作为先导剂。有证据表明,这种药物诱导的LPS刺激的IL-6产生的抑制作用可归因于AMPK激活。此外,在C-26结肠腺癌细胞中
    DOI:
    10.1021/jm901773d
  • 作为产物:
    描述:
    (6-Butoxy-2,5,7,8-tetramethyl-3,4-dihydrochromen-2-yl)methyl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 香草醛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生成 4-[(6-Butoxy-2,5,7,8-tetramethyl-3,4-dihydrochromen-2-yl)methoxy]-3-methoxybenz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腺苷单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激活剂的开发。
    摘要:
    鉴于噻唑烷二酮类化合物介导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依赖性的腺苷单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激活和白介素(IL)-6产生抑制的独特能力,我们进行了筛选内部基于噻唑烷二酮的聚焦化合物库,以鉴定具有这些双重药理活性的新型药物。与AMPK的激活状态和雷帕霉素靶标的哺乳动物同源性有关的基于细胞的测定(即分别使AMPK和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磷酸化)和IL-6 / IL-6受体信号转导(即IL-6产生) (分别是脂多糖(LPS)刺激的THP-1人巨噬细胞中的信号转导和转录3磷酸化的激活剂)来筛选该化合物库,从而鉴定了化合物53(N- {4- [3-(1-甲基-环己基甲基)-2,4-二氧代-噻唑烷丁-5-亚甲基-甲基]-苯基] -4-硝基-3-三氟甲基苯磺酰胺)作为先导剂。有证据表明,这种药物诱导的LPS刺激的IL-6产生的抑制作用可归因于AMPK激活。此外,在C-26结肠腺癌细胞中
    DOI:
    10.1021/jm901773d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velopment of Novel 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ctivators
    作者:Jih-Hwa Guh、Wei-Ling Chang、Jian Yang、Su-Lin Lee、Shuo Wei、Dasheng Wang、Samuel K. Kulp、Ching-Shih Chen
    DOI:10.1021/jm901773d
    日期:2010.3.25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PPAR)gamma-independent activation of 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 and suppression of interleukin (IL)-6 production, we conducted a screening of an in-house, thiazolidinedione-based focused compound library to identify novel agents with these dual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Cell-based assays pertinent to the activation status of AMPK and mammalian homologue
    鉴于噻唑烷二酮类化合物介导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依赖性的腺苷单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激活和白介素(IL)-6产生抑制的独特能力,我们进行了筛选内部基于噻唑烷二酮的聚焦化合物库,以鉴定具有这些双重药理活性的新型药物。与AMPK的激活状态和雷帕霉素靶标的哺乳动物同源性有关的基于细胞的测定(即分别使AMPK和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磷酸化)和IL-6 / IL-6受体信号转导(即IL-6产生) (分别是脂多糖(LPS)刺激的THP-1人巨噬细胞中的信号转导和转录3磷酸化的激活剂)来筛选该化合物库,从而鉴定了化合物53(N- 4- [3-(1-甲基-环己基甲基)-2,4-二氧代-噻唑烷丁-5-亚甲基-甲基]-苯基] -4-硝基-3-三氟甲基苯磺酰胺)作为先导剂。有证据表明,这种药物诱导的LPS刺激的IL-6产生的抑制作用可归因于AMPK激活。此外,在C-26结肠腺癌细胞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