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chlorophenyl)ethynyl)-6,7-dimethoxy-2-meth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 | 1356845-32-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chlorophenyl)ethynyl)-6,7-dimethoxy-2-meth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
英文别名
——
1-((4-chlorophenyl)ethynyl)-6,7-dimethoxy-2-meth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化学式
CAS
1356845-32-3
化学式
C20H20ClNO2
mdl
——
分子量
341.837
InChiKey
LYOVHSQFABVIA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62.9±45.0 °C(Predicted)
  • 密度:
    1.24±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4
  • 重原子数:
    24.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21.7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4-chlorophenyl)ethynyl)-6,7-dimethoxy-2-meth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 在 5%-palladium/activated carbon 、 氢气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20.0 ℃ 、101.33 kPa 条件下, 以76%的产率得到麦托福
    参考文献:
    名称:
    C-1 Alkynylation of N-Methyltetrahydroisoquinolines through CDC: A Direct Access to Phenethylisoquinoline Alkaloids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CuI-DEAD的N-甲基四氢异喹啉与炔烃之间的直接交叉偶联反应,该反应以高产率选择性地生成了C-1位炔基化的产物。这种区域选择性与先前报道的N,N-二甲基苄胺反应结果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几乎完全或主要生成N-甲基炔基化产物。C-1位取代的丙炔基异喹啉能通过Pd/C催化轻易还原为苯乙基异喹啉。这一反应序列提供了一条合成甲氧啡啉、同劳丹诺素及其他苯乙基异喹啉生物碱的简捷途径。
    DOI:
    10.1055/s-0031-1290532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C-1 Alkynylation of N-Methyltetrahydroisoquinolines through CDC: A Direct Access to Phenethylisoquinoline Alkaloids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CuI-DEAD的N-甲基四氢异喹啉与炔烃之间的直接交叉偶联反应,该反应以高产率选择性地生成了C-1位炔基化的产物。这种区域选择性与先前报道的N,N-二甲基苄胺反应结果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几乎完全或主要生成N-甲基炔基化产物。C-1位取代的丙炔基异喹啉能通过Pd/C催化轻易还原为苯乙基异喹啉。这一反应序列提供了一条合成甲氧啡啉、同劳丹诺素及其他苯乙基异喹啉生物碱的简捷途径。
    DOI:
    10.1055/s-0031-129053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old Catalyzed Photoredox C1‐Alkynylation of <i>N</i> ‐Alk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s by 1‐Bromoalkynes with UVA LED Light
    作者:Yichao Zhao、Jianwen Jin、Philip Wai Hong Chan
    DOI:10.1002/adsc.201801289
    日期:2019.3.15
    A synthetic method that combines [Au2(μ‐dppm)2]Cl2 (dppm=bis(diphenylphosphanyl)methane) and UVA LED (LED=light emitting diode) light (365 nm) to catalyze the regioselective C1alkynylation of N‐alkyl‐1,2,3,4‐tetrahydroisoquinolines (THIQs) with alkynyl bromides is described. The reaction mechanism was delineated to involve a reductive quench pathway to generate the two posited radical species of the
    一种合成方法,将[Au 2(μ-dppm)2 ] Cl 2(dppm =双(二苯基膦基甲烷)和UVA LED(LED =发光二极管)光(365 nm)结合起来,催化N的区域选择性C1-炔基化描述了烷基,1,2,3,4,4-四氢异喹啉(THIQs)与炔基化物的关系。划定了反应机理,涉及一个还原性淬灭途径,以生成含氮杂环和有机卤化物的两个正自由基基团。相反,自由基通过有人建议在类似1-炔的对照实验中使用氧化猝灭途径。这种碳-碳键形成策略的有用性还通过将其应用于阿片类镇痛药甲氧的形式合成和原小ber碱生物碱生物的合成而得到了证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