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Aminopyrazinium 3,5-dinitrobenzoate | 170125-64-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Aminopyrazinium 3,5-dinitrobenzoate
英文别名
P54 2-aminopyrazine, 3,5-(NO2)2-PhCOOH;3,5-dinitrobenzoate;pyrazin-4-ium-2-amine
2-Aminopyrazinium 3,5-dinitrobenzoate化学式
CAS
170125-64-1
化学式
C4H5N3*C7H4N2O6
mdl
——
分子量
307.222
InChiKey
CKFRAHOVIXXJE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6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8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8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Exploring the structural landscape of 2-aminopyrazines via co-crystallizations
    摘要:
    2-aminopyrazine 衍生物氢键受体位点上的静电荷与该化合物在固态下与羧酸形成分子间氢键的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已经确定。氢键受体上的电荷可以调节,从而导致反应的超分子产率降低。利用红外光谱对所有反应的结果进行了筛选,并报告了十二种新的晶体结构,以验证光谱赋值,并研究主要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确切性质。此外,还研究了羧酸与 2- 氨基吡嗪的两个可能结合位点的结合偏好,发现碱和羧酸之间异构体组装的主要驱动力是两点 O-H⋯N/O⋯H-N 合成。然而,在十二次羧酸结合中,有七次也是通过单点 O-H⋯N 合子结合的。这种 "合子交叉 "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所选的 N-杂环碱具有高度竞争性的结合位点。
    DOI:
    10.1039/c2ce25516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synthesis,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DFT/TD-DFT/PCM calculations of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NBO of the novel charge-transfer complexes of pyrazine Schiff base derivatives with aromatic nitro compounds
    作者:Yousry M. Issa、Samir A. Abdel-Latif、Aida L. El-Ansary、Hekmat B. Hassib
    DOI:10.1039/d0nj05397j
    日期:——
    solvation method PCM, PCM-TD-DFT. The allowed singlet transitions are positioned, and their 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HOMO) and 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LUMO) involvement is represented. The descriptions of frontier HOMO and LUMO molecular orbitals attributed to the first four singlet transitions, are shown. For all formed solid complexes, the main relationship between donor and acceptor
    吡嗪Schiff碱的新型电荷转移(CT)固体配合物,由2-氨基吡嗪和取代的苯甲醛(N-苄叉吡嗪-2-胺((NBPA))和N -(((4-二甲基基)苄叉)吡嗪-已经合成了2-胺)(NDMABPA)和一些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并使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红外光谱和质子核磁共振进行了实验表征(1HNMR)光谱。配合物以1:1的摩尔比形成,这很好地表明了其分子结构中存在电荷转移。对供体和受体进行了理论研究,阐明了它们的结构和发生电荷转移的活性位点。实验工作在乙醇中完成。溶液表征包括确定形成的CT络合物的分子结构,验证乙醇中的1:1(供体:受体)比例。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贝克的三参数交换泛函方法,实现了几何学和能量的量子力学计算。Lee-Yang-Parr相关函数方法(B3LYP / DFT)与6-31G(d,p)基础设置已在溶液中使用乙醇作为溶剂连续进行,以补充测量结果,并证明供体和受体内的C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2,2'',6,6''-四甲氧基-4,4''-双(二苯基膦基)-3,3''-联吡啶(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N'-亚硝基尼古丁 (R)-DRF053二盐酸盐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S)-(-)-[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双(乙腈)铁(II)六氟锑酸盐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1'R,2'S)-尼古丁1,1'-Di-N-氧化物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氯苯那敏-D6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韦德伊斯试剂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布索坦杂质66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雷索替丁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扎那韦中间体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镉,二碘四(4-甲基吡啶)- 锌,二溴二[4-吡啶羧硫代酸(2-吡啶基亚甲基)酰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