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126144-14-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126144-14-6
化学式
C5H8N2*C147H189CoN5O47
mdl
——
分子量
2933.25
InChiKey
RYEMXCQIPZUTES-AAUDCBPF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tetrakis(3,5-bis[2-[2-(2-methoxyethoxy)ethoxy]ethoxy]benzyl) 4,4',4'', 4'''-[[10-(2-[[3-(aminocarbonyl)phenyl]ethynyl]phenyl)porphyrin-5,15-diyl]bis[benzene-2,1,3-triylbis(oxy)]]tetrabutanoate(2-))(1,2-dimethyl-1H-imidazole)cobalt(II) 在 氧气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0.01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在血红素蛋白合成模型中探查氢键结合到绑定的双氧上:精确几何的重要性
    摘要:
    天然双氧结合蛋白中的远端氢键对于区分不同的潜在配体(例如O 2或CO )至关重要。在本研究中,我们探讨了一系列用于双氧结合的合成模型化合物中适当的远端氢键的化学要求。血红素蛋白。模型化合物1–Co至7–Co带有不同的远端残基。通过脉冲EPR光谱法直接测量其相应的双氧加合物中的氢键。发现进行这种相互作用的几何要求是狭窄且非常具体的。只有两个模型复合体:1-Co和7-Co形成与结合的双氧的氢键,其特征在于键的几何形状和性质。1-Co- O 2中这种相互作用的几何形状和偶极性质与天然钴肌红蛋白(Co-Mb)中的相互作用更相似,因此1-Co是整个系列中最佳的模型化合物。
    DOI:
    10.1002/chem.20080207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