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提出了带有磷(III)配体的新钌(II)联吡啶联吡啶配合物的合成。磷配体的空间和电子性质可使用氨基膦,亚烷基烷基和芳基亚磷酸酯以及笨重的三(异丙基)膦来改变。所有配合物均通过多核NMR光谱,质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进行表征。配合物的电子性质通过循环伏安法,吸收和发光光谱法进行探测。所述配合物在室温下不显示发光,而在醇基质中在77 K时,观察到发射在600-650 nm范围内,寿命为3.5-5.5微米,源自3MLCT状态。MLCT跃迁跨度超过65 nm,这对应于HOMO-LUMO间隙的0.4 eV的变化。钌的氧化电位在290 mV的宽范围内变化,从+1.32 V vs. SCE(L = PiPr3)到+1.61 V vs. SCE(L = P(OPh)3)。当单个单齿配体在相同的氧化和电荷状态下由相同的杂原子配位时,该范围是空前的。这项工作强调了磷通过改变其取代基来提高多种电子性能的比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