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乙炔基-2-碘-3,4,5,6-四氟苯 | 1058132-17-4

中文名称
1-乙炔基-2-碘-3,4,5,6-四氟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ethynyl-2-iodo-3,4,5,6-tetrafluorobenzene
英文别名
1-Ethynyl-2,3,4,5-tetrafluoro-6-iodobenzene
1-乙炔基-2-碘-3,4,5,6-四氟苯化学式
CAS
1058132-17-4
化学式
C8HF4I
mdl
——
分子量
299.994
InChiKey
YBEJUTCNGDARE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乙炔基-2-碘-3,4,5,6-四氟苯copper(l) iodide四(三苯基膦)钯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39.0 mg的产率得到1,2,3,4,7,8,9,10,13,14,15,16-dodecafluoro-5,6,11,12,17,18-hexadehydrotribenzo[a.e.i]cyclododec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三角脱氢苯并[12]环烯的供体和受体:通过电荷转移复合物形成三层玫瑰花结结构
    摘要:
    我们在此展示了基于三角脱氢苯并 [12] 环烯 ([12] DBA) 系统作为 pi 核的供体和受体的合成和性质研究结果。这些研究旨在控制超分子晶体结构。为此,合成了三氰基 [12] DBA 2 和十二氟 [12] DBA ( 3) 作为受体 (A) 和三(二烷基氨基)[12] DBA 4a-d 作为供体 (D),以及它们的电子性质由电子吸收光谱和电化学测量确定。然而,主要焦点是在晶体中形成超分子结构。由于不同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这些化合物形成不同的堆积模式。三氰基[12]DBA 2 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二维(2D)片状结构,而由于缺乏显着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发现了 3 的倾斜堆叠结构。三(二丁基氨基)[12]DBA 4b 呈现梯形二维结构,可能是因为丁基之间的范德华相互作用。最重要的发现是供体 4a 和受体 3 之间的电荷转移相互作用与其三角形分子形状和横向 CH...F 氢键结合导致形成由两种不同的三聚体(DAD-和
    DOI:
    10.1021/ja804604y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三角脱氢苯并[12]环烯的供体和受体:通过电荷转移复合物形成三层玫瑰花结结构
    摘要:
    我们在此展示了基于三角脱氢苯并 [12] 环烯 ([12] DBA) 系统作为 pi 核的供体和受体的合成和性质研究结果。这些研究旨在控制超分子晶体结构。为此,合成了三氰基 [12] DBA 2 和十二氟 [12] DBA ( 3) 作为受体 (A) 和三(二烷基氨基)[12] DBA 4a-d 作为供体 (D),以及它们的电子性质由电子吸收光谱和电化学测量确定。然而,主要焦点是在晶体中形成超分子结构。由于不同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这些化合物形成不同的堆积模式。三氰基[12]DBA 2 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二维(2D)片状结构,而由于缺乏显着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发现了 3 的倾斜堆叠结构。三(二丁基氨基)[12]DBA 4b 呈现梯形二维结构,可能是因为丁基之间的范德华相互作用。最重要的发现是供体 4a 和受体 3 之间的电荷转移相互作用与其三角形分子形状和横向 CH...F 氢键结合导致形成由两种不同的三聚体(DAD-和
    DOI:
    10.1021/ja804604y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alogen bonding and π–π interactions in the solid-state structure of a butadiynylene-linked bis(iodoperfluoroarene)
    作者:Sebastian M. Walter、Mohammed G. Sarwar、Michael G. Chudzinski、Eberhardt Herdtweck、Alan J. Lough、Stefan M. Huber、Mark S. Taylor
    DOI:10.1039/c2ce26751a
    日期:——
    The solid-state structures of a butadiynylene-linked bidentate halogen bond donor, both as a single component and as a co-crystal with tetra-n-butylammonium iodide, are discussed. Solution-phase binding data indicate that this donor, which possesses only a single degree of conformational freedom, interacts with halides in a 1 : 1 stoichiometry through a convergent binding mode. In contrast, it forms a zigzag-type chain with iodide in the solid state. The X-ray crystallographic data enable detailed studies of the changes in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supramolecular organization that accompany the formation of a halogen-bonded network.
    本文讨论了一种丁二烯连接的双叉卤素键供体的固态结构,这种供体既可以是单一成分,也可以是与四正丁基碘化铵的共晶体。溶液相结合数据表明,这种只具有单构象自由度的供体通过收敛结合模式以 1:1 的配比与卤化物相互作用。与此相反,它在固态下与化物形成人字形链。通过 X 射线晶体学数据,可以详细研究伴随卤素键网络形成的分子结构和超分子组织的变化。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