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dimethylamino)tetrahydrothiapyran 1,1-dioxide | 608139-83-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dimethylamino)tetrahydrothiapyran 1,1-dioxide
英文别名
N,N-dimethyl-1,1-dioxothian-3-amine
3-(dimethylamino)tetrahydrothiapyran 1,1-dioxide化学式
CAS
608139-83-9
化学式
C7H15NO2S
mdl
——
分子量
177.268
InChiKey
LIXUOLWWQWCQA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13
  • 重原子数:
    11.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37.38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dimethylamino)tetrahydrothiapyran 1,1-dioxide 在 phosphate buffer 、 重水 作用下, 以 二氧六环-d8 为溶剂, 生成 C7H14(2)HNO2S
    参考文献:
    名称:
    α-磺酰基碳负离子形成的容易程度随不同β-取代基的取向而变化:负超共轭作为重要取代基效应的普遍性的实验证据
    摘要:
    继我们之前观察到的 β-烷氧基取代的 α-磺酰基碳负离子的形成速率取决于烷氧基的立体化学之后,我们发现当 β-取代基为 R2N、RS 或 R3N+ 时也有类似的行为。对于每个取代基,kN 的变化(由 kN = (kexch)X /(kexch) 模型定义)与 log kN = a + b cos2θ 形式的方程一致,其中 θ 是 HCCX 扭转角。我们建议 a 项描述极性(场加感应)效应,b 项描述取代基的负超共轭效应;我们展示了如何在这个框架内轻松适应 a 和 b 的变化。根据我们的结果讨论了先前在文献中假设的三烷基氨基的一些特征。 关键词:负超共轭,取代基效应,
    DOI:
    10.1139/v03-015
  • 作为产物:
    描述:
    3,4-dihydro-2H-thiopyran 1,1-dioxide二甲胺 反应 48.0h, 以100%的产率得到3-(dimethylamino)tetrahydrothiapyran 1,1-dioxide
    参考文献:
    名称:
    α-磺酰基碳负离子形成的容易程度随不同β-取代基的取向而变化:负超共轭作为重要取代基效应的普遍性的实验证据
    摘要:
    继我们之前观察到的 β-烷氧基取代的 α-磺酰基碳负离子的形成速率取决于烷氧基的立体化学之后,我们发现当 β-取代基为 R2N、RS 或 R3N+ 时也有类似的行为。对于每个取代基,kN 的变化(由 kN = (kexch)X /(kexch) 模型定义)与 log kN = a + b cos2θ 形式的方程一致,其中 θ 是 HCCX 扭转角。我们建议 a 项描述极性(场加感应)效应,b 项描述取代基的负超共轭效应;我们展示了如何在这个框架内轻松适应 a 和 b 的变化。根据我们的结果讨论了先前在文献中假设的三烷基氨基的一些特征。 关键词:负超共轭,取代基效应,
    DOI:
    10.1139/v03-01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苯甲酸,4-(1,3-二噁烷-2-基)- 红色基KL 甲基四氢-2-噻吩羧酸酯 甲基4-氧代四氢-2-噻吩羧酸酯 环丁砜 烯丙基-(3-甲基-1,1-二氧代-四氢-1lambda*6*-噻吩-3-基)-胺 氯(四氢噻吩)金(I) 四甲基亚砜 四氢噻吩二醇 四氢噻吩-3-酮 四氢噻吩-3-羧酸-1,1-二氧 四氢噻吩-2,5-二酮 四氢噻吩-1,1-二亚基二胺 四氢噻吩 四氢-噻吩-3-醇 四氢-N-甲基-N-亚硝基-3-噻吩胺1,1-二氧化物 四氢-3-噻吩羧酸甲酯 四氢-3-噻吩羧酸 四氢-3-噻吩磺酰氯 1,1-二氧化物 四氢-3-噻吩硫醇1,1-二氧化物 四氢-3-噻吩甲酰氯1,1-二氧化物 四氢-3-噻吩甲腈1,1-二氧化物 四氢-3-噻吩基甲基丙烯酸酯 四氢-3,4-噻吩二胺1,1-二氧化物 四氢-2-噻吩羧酸 四亚甲基-D8砜 噻吩,四氢-2,2,5,5-四甲基- 反式-3-辛基亚磺酰基-4-羟基四氢噻吩1,1-二氧化物 八氟四氢噻吩 1,1-二氧化物 全氟四氢噻吩 二甲基砜茂烷 二氢-5,5-二甲基噻吩-3(2H)-酮 二氢-2-甲基-3(2H)-噻吩酮 乙基四氢-3-噻吩羧酸酯 乙基(5Z)-5-(羟基亚胺)-4-氧代-4,5-二氢-3-噻吩羧酸酯 乙基(4E)-4-(羟基亚胺)四氢-3-噻吩羧酸酯 Γ--硫代丁内酯 beta-乙基-beta-甲基-硫代丁内酯 alpha-乙基,alpha-甲基-硫代丁内酯 [[[(四氢噻吩1,1-二氧化物)-3-基]亚氨基]二(亚甲基)]二膦酸 [(1,1-二氧代四氢噻吩-3-基)氨基]二硫代甲酸 [(1,1-二氧代四氢-3-噻吩基)甲基]胺 [(1,1-二氧代-3-四氢噻吩基)氨基]二硫代甲酸钾盐 REL-(3AS,6AS)-六氢-2H-噻吩并[2,3-C]吡咯1,1-二氧化物盐酸盐 N-(四氢呋喃-2-基甲基)-N-四氢噻吩-3-基胺 N-烯丙基四氢-3-噻吩胺1,1-二氧化物 N-丁基-N-(1,1-二氧代四氢噻吩-3-基)胺盐酸盐 N-(1,1-二氧代四氢噻吩-3-基)乙酰胺 N'-(1,1-二氧代-四氢噻吩-3-基)-N,N-二甲基-乙烷-1,2-二胺 7-硫杂双环[2.2.1]庚-5-烯-2-羧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