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146208-17-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146208-17-4
化学式
C26H24N4O4S
mdl
——
分子量
488.567
InChiKey
RUOAKXIYVCGTTQ-WPWMEQJK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密度:
    1.30±0.1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8
  • 重原子数:
    35.0
  • 可旋转键数:
    7.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8
  • 拓扑面积:
    111.1
  • 氢给体数:
    3.0
  • 氢受体数:
    6.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N-dansyl-4-aminobenzene carbohydrazide水杨醛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Dansyl-based fluorescent chemosensors for selective responses of Cr(iii)
    摘要:
    报道了三种化学传感器DN1、DN2和DN3,均采用dansyl染料作为荧光团,并采用各种羧肼酮作为离子载体。DN1包含一个吡啶-羧肼酮的三齿配位位点,与Cr3+形成2:1的化合物,具有对Cr3+的选择性,高于碱金属、碱土金属和大多数第一过渡族金属在水相中的选择性。DN1在宽pH范围内显示出高量子产率(Φ = 0.86)和荧光增强,随着Cr3+的配位而增强。DN2包含一个8-羟基喹啉-羧肼酮的四齿金属结合基团,与Cr3+形成1:1的配合物。DN2在水溶液中与Cr3+结合后也表现出显著的荧光增强,但量子产率显著较低。相比之下,其同类物DN3,具有水杨酸-羧肼酮的三齿结合位点,与Cr3+结合后并未表现出任何显著的荧光变化。这些结果表明,羟基是影响水相中对Cr3+荧光响应的重要因素。
    DOI:
    10.1039/b815207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