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碘-2-N-乙酰氨基萘 | 2033-43-4

中文名称
1-碘-2-N-乙酰氨基萘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iodo-2-N-acetamidonaphthalene
英文别名
1-Iod-2-acetamino-naphthalin;2-Acetylamino-1-jod-naphthalin;N-Acetyl-1-jod-2-amino-naphthalin;N-(1-iodo-[2]naphthyl)-acetamide;N-(1-Jod-[2]naphthyl)-acetamid;1-Jod-2-acetamino-naphthalin;N-(1-Iodo-2-naphthalenyl)acetamide;N-(1-iodonaphthalen-2-yl)acetamide
1-碘-2-N-乙酰氨基萘化学式
CAS
2033-43-4
化学式
C12H10INO
mdl
——
分子量
311.122
InChiKey
XQHUMOPHMZMZO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15.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8
  • 拓扑面积:
    29.1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1.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碘-2-N-乙酰氨基萘5-((11bS)-dinaphtho[2,1-d:1',2'-f][1,3,2]dioxaphosphepin-4-yl)-5H-dibenzo[b,f]azepine 、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copper(l) iodide 、 [Rh(OH)(cod)]2 、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生成 N-(1-(1-(naphthalen-1-ylmethyl)-4-phenyl-1H-1,2,3-triazol-5-yl)naphthalen-2-yl)acet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点击化学构建轴向手性:Rh 催化的 1-三唑基-2-萘胺的对映选择性合成
    摘要:
    开发了用于阻转选择性合成 1-三唑基-2-萘胺的模块化实用点击化学。在该协议中,各种芳香族或脂肪族叠氮化物和 1-alkynyl-2-naphthylamines 可以通过 Rh 催化下的 [3 + 2] 环加成组装成有价值的 1-triazlyl-2-naphthylamine 支架。这种不对称点击技术具有易于获取的起始材料、温和的反应条件、易于扩展和良好的对映选择性。产品良好的热稳定性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合成转化进一步扩大了阻转异构体的分子多样性。
    DOI:
    10.1021/acs.orglett.2c04247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Willstaedt; Scheiber, Chemische Berichte, 1934, vol. 67, p. 466,470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cetylenic derivatives of nitro- and aminonaphthalenes
    作者:M. I. Bardamova、O. M. Usov、L. S. Marenkova、I. L. Kotlyarevskii
    DOI:10.1007/bf00951072
    日期:1984.2
  • BARDAMOVA, M. I.;USOV, O. M.;MARENKOVA, L. S.;KOTLYAREVSKIJ, I. L., IZV. AN CCCP. CEP. XIM., 1984, N 2, 407-409
    作者:BARDAMOVA, M. I.、USOV, O. M.、MARENKOVA, L. S.、KOTLYAREVSKIJ, I. 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