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单质子化吡嗪阳离子与顺-反-顺-二环己烯[18]-冠-6 (DCH[18]-冠-6) 或二苯并[18]-冠-6 (DB[18]-冠-6) 形成的超分子阳离子被引入到[Ni(dmit)2]− 盐中(其中 dmit2− = 2-硫代-1,3-硫杂环-4,5-二硫酮)。对(pyridazinium+)(DCH[18]-冠-6)[Ni(dmit)2]− (1)的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揭示了DCH[18]-冠-6部分的椅式构象。在(pyridazinium+)(DB[18]-冠-6)2[Ni(dmit)2]−(H2O)2 (2)中观察到了DB[18]-冠-6部分的V型构象。吡嗪阳离子中的氮原子通过N–H+∼O氢键与DCH[18]-冠-6和DB[18]-冠-6的氧原子相互作用,分别形成1:1和1:2的超分子结构。在盐1中,吡嗪阳离子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分子运动,即翻转和面内旋转。通过X射线分析观察到氮原子的无序,表明吡嗪阳离子具有动态运动,即翻转运动和面内运动。潜在能量计算进一步支持了晶体中阳离子动态运动的可能性。相比之下,盐2中吡嗪基团的翻转运动受到两个最近邻的DB[18]-冠-6分子的限制。在盐1的二维层中,观察到[Ni(dmit)2]−阴离子之间存在微弱的反铁磁分子间相互作用,导致交替反铁磁海森堡链型磁化率。在盐2中,观察到[Ni(dmit)2]−阴离子之间的准一维分子间相互作用,其磁性行为遵循Bonner-Fisher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