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uthenium(II)(terpyridine)(bipyridine)chloride](1+) | 47690-83-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uthenium(II)(terpyridine)(bipyridine)chloride](1+)
英文别名
[Ru(tpy)(bpy)Cl]+;[RuII(2,2′:6′,2′′-terpyridine)(2,2'-bipyridine)Cl];[RuII(terpy)(bipy)Cl];Chlororuthenium(1+);2,6-dipyridin-2-ylpyridine;2-pyridin-2-ylpyridine
[ruthenium(II)(terpyridine)(bipyridine)chloride](1+)化学式
CAS
47690-83-5
化学式
C25H19ClN5Ru
mdl
——
分子量
525.982
InChiKey
TWIRDNJVNCSKMD-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04
  • 重原子数:
    32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64.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催化水氧化的单核钌(II)配合物。
    摘要:
    制备了两个涉及聚吡啶型配体的单核钌(II)配合物,并研究了它们作为水氧化催化剂的能力。一个系列的类型为[Ru(tpy)(NN)Cl](PF(6))(tpy = 2,2'; 6,2''-叔吡啶),其中NN是12种不同的双齿配体之一,并且其他系列包括4-picoline,2,2'-联吡啶(bpy)和tpy的各种组合,以及四齿2,9-联吡啶-2'-yl-1,10-菲咯啉(dpp)。已测量并报告了这些化合物的电子吸收和氧化还原数据。发现长波长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吸收以及第一氧化和还原电势与配合物的结构一致。在23个建筑群中,14催化水氧化,所有这些都含有tpy或dpp。动力学测量表明一级反应,并与催化剂回收实验一起反对RuO(2)的参与。提出了一种试探性机制,涉及受水攻击以形成关键的OO键的7个坐标的Ru(VI)= O物种。进行支持所提出的机制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DOI:
    10.1021/ic8014817
  • 作为产物:
    描述:
    {Ru(2,2':6',2''-terpyridine)(2,2'-bipyridine)Cl}(PF6)2 在 ascorbic acid 作用下, 以 氘代乙腈 为溶剂, 生成 [ruthenium(II)(terpyridine)(bipyridine)chloride](1+)
    参考文献:
    名称:
    催化水氧化的单核钌(II)配合物。
    摘要:
    制备了两个涉及聚吡啶型配体的单核钌(II)配合物,并研究了它们作为水氧化催化剂的能力。一个系列的类型为[Ru(tpy)(NN)Cl](PF(6))(tpy = 2,2'; 6,2''-叔吡啶),其中NN是12种不同的双齿配体之一,并且其他系列包括4-picoline,2,2'-联吡啶(bpy)和tpy的各种组合,以及四齿2,9-联吡啶-2'-yl-1,10-菲咯啉(dpp)。已测量并报告了这些化合物的电子吸收和氧化还原数据。发现长波长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吸收以及第一氧化和还原电势与配合物的结构一致。在23个建筑群中,14催化水氧化,所有这些都含有tpy或dpp。动力学测量表明一级反应,并与催化剂回收实验一起反对RuO(2)的参与。提出了一种试探性机制,涉及受水攻击以形成关键的OO键的7个坐标的Ru(VI)= O物种。进行支持所提出的机制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DOI:
    10.1021/ic8014817
  • 作为试剂:
    描述:
    [ruthenium(II)(terpyridine)(bipyridine)chloride](1+) ammonium cerium(IV) nitr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生成 氧气
    参考文献:
    名称:
    Clear Evidence Showing the Robustness of a Highly Active Oxygen-evolving Mononuclear Ruthenium Complex with an Aqua Ligand
    摘要:
    实验表明,尽管配合物具有单核特性,[Ru(terpy)(bpy)(OH2)]2+ 作为将水氧化成分子氧的催化剂具有很高的活性,而 [Ru(terpy)(bpy)Cl ]+ 显示根本没有活动。还证实,在硝酸铈(IV)铵、Ce(NH4)2(NO3)6存在下,[Ru(terpy)(bpy)(OH2)]2+在强氧化条件下相当稳定,这已被证明通过分光光度法、质谱法和气相色谱分析。
    DOI:
    10.1246/cl.2009.18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lectron Transfer in Ruthenium-Modified Plastocyanin
    作者:Angel J. Di Bilio、Christopher Dennison、Harry B. Gray、Benjamin E. Ramirez、A. Geoffrey Sykes、Jay R. Winkler
    DOI:10.1021/ja972625b
    日期:1998.8.1
    obliquus plastocyanin with excess [Ru(trpy)(L)(H2O)]2+ (trpy = 2,2‘:6‘,2‘‘-terpyridine; L = 2,2‘-bipyridine, 4,4‘-(CH3)2-2,2‘-bipyridine, 4,5,4‘,5‘-(CH3)4-2,2‘-bipyridine) affords Ru(trpy)(L)(His59)Pc as the main product. These RuPc derivatives are luminescent with λmax(emission) ∼ 650 nm and lifetimes of (Cu+) in the range 110−140 ns. Photogenerated *Ru2+PcCu2+ is quenched by *Ru2+ → Cu2+ electron transfer
    斜栅藻质体蓝素与过量 [Ru(trpy)(L)(H2O)]2+ 的反应 (trpy = 2,2':6',2''-三联吡啶;L = 2,2'-联吡啶,4,4 '-(CH3)2-2,2'-联吡啶,4,5,4',5'-( )4-2,2'-联吡啶) 提供 Ru(trpy)(L)(His59)Pc 作为主要产品。这些 RuPc 衍生物是发光的,λmax(emission) ∼ 650 nm,(Cu+) 的寿命在 110-140 ns 范围内。光生*Ru2+PcCu2+被*Ru2+→Cu2+电子转移(ET)淬灭生成Ru3+PcCu+;通过在 590 (Cu+ → Cu2+) 和 424 nm (Ru3+ → Ru2+) 处的瞬态吸收监测分子内 ET。Cu+ 到 Ru3+ 的 ET 速率常数 (kET) 如下: 2.9(2) × 107 s-1 (L = bpy);2.3(2) × 107 s-1 (L
  • Bessel, Carol A.; Margarucci, Joseph A.; Acquaye, J. Henry, Inorganic Chemistry, 1993, vol. 32, # 25, p. 5779 - 5784
    作者:Bessel, Carol A.、Margarucci, Joseph A.、Acquaye, J. Henry、Rubino, Robert S.、Crandall, Janet、Jircitano, Alan J.、Takeuchi, Kenneth J.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2,2'',6,6''-四甲氧基-4,4''-双(二苯基膦基)-3,3''-联吡啶(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N'-亚硝基尼古丁 (R)-DRF053二盐酸盐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S)-(-)-[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双(乙腈)铁(II)六氟锑酸盐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1'R,2'S)-尼古丁1,1'-Di-N-氧化物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氯苯那敏-D6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韦德伊斯试剂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布索坦杂质66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雷索替丁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扎那韦中间体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镉,二碘四(4-甲基吡啶)- 锌,二溴二[4-吡啶羧硫代酸(2-吡啶基亚甲基)酰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