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手性双功能 Ir 和 Ru 配合物 Cp*Ir[(S,S)-N-sulfonated dpen] 1 和 Ru[(S,S)-N-sulfonated dpen](η6-arene) 2(DPEN:2 (DPEN:1,2-二苯基乙二胺)进行了核磁共振光谱分析和 DFT 分析。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反应使用了相同的手性酰胺催化剂 1、2 和亲核剂 α-氰基乙酸酯 3,定量生成了带有季手性碳中心的共轭加合物,对映体过量,但绝对构型相反,取决于受体分子 4 和 6。对 Ir 复合物 1a-1c 与 α-氰基乙酸酯 3 反应的核磁共振研究表明,发生了立体选择性去质子化反应,生成了 N 键胺复合物 8 和 9 的平衡混合物,前者分别具有分子内氢键,后者则没有。计算研究揭示了手性铱催化剂 1b 催化的不对称 C-N 键和 C-C 键形成反应的全部机理细节。在 C-N 键形成反应中,偶氮二甲酸二甲酯 4a 经过非氢键 N 结合复合物 9b(re)的双功能活化,通过能量有利的过渡态形成 R 产物。另一方面,乙炔酯分子 6 的线性几何形状允许它与两种类型的 N 结合复合物进行双功能活化:8b 和 9b,分别有分子内氢键和无分子内氢键。氢键稳定的 C-C 键形成过渡态导致 S-对映体的能量明显低于导致 R-对映体的相应非氢键过渡态。因此,这两个反应的手性诱导是由受体分子的结构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