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2,3-bis(tert-butylmethylphosphino)quinoxaline)aurate(I) chloride | 1313600-56-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2,3-bis(tert-butylmethylphosphino)quinoxaline)aurate(I) chloride
英文别名
bis-[2,3-bis(tert-butylmethylphosphino)quinoxaline]gold(I) chloride;bis(2,3-bis(tert-butylmethylphosphino)quinoxaline)gold(I) chloride
bis(2,3-bis(tert-butylmethylphosphino)quinoxaline)aurate(I) chloride化学式
CAS
1313600-56-4;1313600-65-5;1313600-66-6;1313603-89-2;1342796-33-1;1616471-66-9;959705-17-0
化学式
C36H56AuN4P4*Cl
mdl
——
分子量
901.182
InChiKey
MAWPZHTVBDJQKE-VMDBXURK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4
  • 重原子数:
    46.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6
  • 拓扑面积:
    51.5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R,R)-QuinoxP 、 tetrabutylammonium gold(I) dichloride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0.0h, 以98%的产率得到bis(2,3-bis(tert-butylmethylphosphino)quinoxaline)aurate(I) 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METHOD FOR PRODUCING OPTICALLY ACTIVE 2, 3-BISPHOSPHINOPYRAZINE DERIVATIV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OPTICALLY ACTIVE PHOSPHINE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
    摘要:
    在本发明的制备光学活性2,3-双磷酸吡嗪衍生物的方法中,通过以下步骤制备了由以下式(3)表示的光学活性2,3-双磷酸吡嗪衍生物:制备含以下式(1)表示的2,3-二卤代吡嗪和一个羧酸酰胺配位溶剂的溶液A,对一个羟基磷腈硼烷化合物的光学活性R-或S-异构体(以下式(2)表示)进行锂化以得到锂化的磷腈硼烷化合物;将含有锂化的磷腈硼烷化合物的溶液B加入溶液A中进行芳香核亲核取代反应;然后进行去硼反应。(有关公式中的符号,请参见描述。)
    公开号:
    US20200087330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rect intramolecular carbon(sp<sup>2</sup>)–nitrogen(sp<sup>2</sup>) reductive elimination from gold(<scp>iii</scp>)
    作者:Jong Hyun Kim、R. Tyler Mertens、Amal Agarwal、Sean Parkin、Gilles Berger、Samuel G. Awuah
    DOI:10.1039/c8dt05155k
    日期:——
    carbon donor ligands results in reductive elimination. Combined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investigations lead to the first evidence of a direct intramolecular C(sp2)–N(sp2) bond formation from a monomeric [(C^N)AuCl2] gold(III) complex. We show that bidentate ligated Au(III) systems bypass transmetallation to form C(sp2)–N(sp2) species and NHC–Au–Cl.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s of the reported transformation
    双齿Au III –Cl物质[(C ^ N)AuCl 2 ]与双膦或碳供体配体的反应性导致还原消除。联合的实验和计算研究导致从单体[(C ^ N)AuCl 2 ](III)配合物直接形成分子内C(sp 2)–N(sp 2)键的第一个证据。我们表明,双齿连接的Au(III)系统绕过属转移形成C(sp 2)–N(sp 2)物种和NHC–Au–Cl。对所报道的转化的机理研究表明,通过关键的Au III导致配体诱导的还原消除中间的。反应的动力学研究支持二级速率过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