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aminophenyl)-3-(4-cyanophenyl)thiourea | 1320358-16-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aminophenyl)-3-(4-cyanophenyl)thiourea
英文别名
——
1-(2-aminophenyl)-3-(4-cyanophenyl)thiourea化学式
CAS
1320358-16-4
化学式
C14H12N4S
mdl
——
分子量
268.342
InChiKey
CXPMEGFIUUETD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06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aminophenyl)-3-(4-cyanophenyl)thiourea 在 (benzotriazo-1-yloxy)tris(dimethylamino)phospho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 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以76%的产率得到3-((1H-benzo[d]imidazol-2-yl)amino)benz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磷介导的N-(2-氨基苯基)硫脲的环化:2-氨基苯并咪唑的有效合成
    摘要:
    BOP有效地促进了promote介导的硫脲的环化,从而导致了2-氨基苯并咪唑的方便合成。与常规方法相比,反应在室温下以几分钟到1小时的时间完成,收率接近定量。该方法也可用于合成更具挑战性的结构,例如2-烷基氨基苯并咪唑和2-(N-酰基)-氨基苯并咪唑。本文所述的方法学是制备各种2-氨基苯并咪唑的温和而有效的途径。
    DOI:
    10.1016/j.tetlet.2011.05.146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氨基苯腈三乙胺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1-(2-aminophenyl)-3-(4-cyanophenyl)thiourea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取代吡嗪并咪唑类衍生物,其制备及其在 医药上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取代吡嗪并咪唑类衍生物,其制备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通式(I)所示的新的衍生物及其可药用的盐或含有其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衍生物及其可药用的盐或含有其的药物组合物在Bruton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肿瘤与炎症等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中通式(I)的各取代基同说明书中的定义相同。
    公开号:
    CN107056789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具有取代吡啶并咪唑类衍生物,其制备及其在 医药上的应用
    申请人:陈剑
    公开号:CN106588914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取代吡啶咪唑类衍生物,其制备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通式(I)所示的新的衍生物及其可药用的盐或含有其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衍生物及其可药用的盐或含有其的药物组合物在Bruton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肿瘤与炎症等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中通式(I)的各取代基同说明书中的定义相同。
  • 具有咪唑并吡嗪类衍生物,其制备及其在医药 上的应用
    申请人:北京桦冠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06317057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咪唑吡嗪类衍生物,其制备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通式(I)所示的新的衍生物及其可药用的盐或含有其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衍生物及其可药用的盐或含有其的药物组合物在Bruton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肿瘤与炎症等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中通式(I)的各取代基同说明书中的定义相同。
  • 具有咪唑并吡啶类衍生物,其制备及其在医药 上的应用
    申请人:陈剑
    公开号:CN106588913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咪唑吡啶类衍生物,其制备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通式(I)所示的新的衍生物及其可药用的盐或含有其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衍生物及其可药用的盐或含有其的药物组合物在Bruton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肿瘤与炎症等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其中通式(I)的各取代基同说明书中的定义相同。
  • <i>De novo</i>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dipyridopurinone derivatives as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sts in productive guanylation reactions
    作者:Yameng Wan、Hao Wu、Nana Ma、Jie Zhao、Zhiguo Zhang、Wenjing Gao、Guisheng Zhang
    DOI:10.1039/d1sc05294b
    日期:——
    Described here is the de novo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a series of 6H-dipyrido[1,2-e:2′,1′-i]purin-6-ones (DPs) as a new class of visible-light photoredox catalysts (PCs). The synthesized DP1–5 showed their λAbs(max) values in 433–477 nm, excited state redox potentials in 1.15–0.69 eV and −1.41 to −1.77 eV (vs. SCE), respectively. As a representative, DP4 enables the productive guanylation of various
    本文描述了一系列 6 H-联吡啶并[1,2- e :2',1'- i ]purin-6-ones (DPs) 作为新型可见光光氧化还原催化剂的从头设计和合成(件)。合成的DP1-5的λ Abs(max)值分别在 433-477 nm,激发态氧化还原电位分别在 1.15-0.69 eV 和 -1.41 到 -1.77 eV(相对于SCE)。作为代表,DP4能够对各种胺进行有效的鸟苷化,包括 1°、2° 和 3°-烷基伯胺、仲胺、芳基和杂芳基胺、基腈、氨基酸和肽以及丙炔胺和 α-基酯,从而产生多样性在生物学上重要的和环状中。DP4在鸟苷酸化反应中的光催化功效超过了常用的 Ir 和 Ru 多吡啶基配合物,以及一些有机 PC。该方法的其他显着优点包括广泛的底物范围和官能团耐受性、克级合成和通用的后期衍生化,导致衍生物81对具有 IC 50的拉莫斯细胞表现出 60 倍更好的抗癌活性 比临床药物依鲁替尼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