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2-Formyl-6-methyl-phenyl)-naphthalene-2-carbaldehyde | 159714-87-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2-Formyl-6-methyl-phenyl)-naphthalene-2-carbaldehyde
英文别名
——
3-(2-Formyl-6-methyl-phenyl)-naphthalene-2-carbaldehyde化学式
CAS
159714-87-1
化学式
C19H14O2
mdl
——
分子量
274.319
InChiKey
JPVJZZLWBWOQA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44
  • 重原子数:
    21.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5
  • 拓扑面积:
    34.14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2-Formyl-6-methyl-phenyl)-naphthalene-2-carbaldehyde 在 sodium azide 、 三(二甲胺基)膦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反应 57.0h, 生成 1a,11b-dihydro-5-methyl-1H-benz<3,4>anthra<1,2-b>azi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衍生自烷基化苯并[a]蒽同类物的K区氧化物和亚胺:合成,在水介质中的稳定性和诱变性。
    摘要:
    合成了苯并[a]蒽,1-甲基苯并[a]蒽,7-甲基苯并[a]蒽,7-乙基苯并[a]蒽和7,12-二甲基苯并[a]蒽的K区氧化物和亚胺。表征(熔点,1H-NMR和电子冲击质谱,元素分析,IR光谱)。所有10种化合物在鼠伤寒沙门氏菌中均表现出高诱变活性(组氨酸TA97,TA98,TA100和TA104的回复)。芳烃亚胺比相应的芳烃氧化物更有效。烷基取代强烈影响了活性。此外,与没有氯化钾(125 mM)的情况相比,在没有无机离子的情况下进行暴露时,所有化合物的活性更高。TA98菌株比TA100菌株对暴露介质的影响更为明显。由诱变实验确定测试化合物的半衰期,其中将化合物在细菌之前的不同时间添加到暴露介质中。在稀磷酸钠缓冲液(10 mM,pH 7.4)中,这些化学物质的半衰期(或其生物学活性)为0.5至110分钟。KCl(150 mM)的添加并没有明显影响某些测试化合物的半衰期,并且似乎稍微缩短了其
    DOI:
    10.1093/mutage/9.2.83
  • 作为产物:
    描述:
    cis-5,6-dihydro-1-methylbenzanthracene-5,6-diol 在 sodium period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80%的产率得到3-(2-Formyl-6-methyl-phenyl)-naphthalene-2-carb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衍生自烷基化苯并[a]蒽同类物的K区氧化物和亚胺:合成,在水介质中的稳定性和诱变性。
    摘要:
    合成了苯并[a]蒽,1-甲基苯并[a]蒽,7-甲基苯并[a]蒽,7-乙基苯并[a]蒽和7,12-二甲基苯并[a]蒽的K区氧化物和亚胺。表征(熔点,1H-NMR和电子冲击质谱,元素分析,IR光谱)。所有10种化合物在鼠伤寒沙门氏菌中均表现出高诱变活性(组氨酸TA97,TA98,TA100和TA104的回复)。芳烃亚胺比相应的芳烃氧化物更有效。烷基取代强烈影响了活性。此外,与没有氯化钾(125 mM)的情况相比,在没有无机离子的情况下进行暴露时,所有化合物的活性更高。TA98菌株比TA100菌株对暴露介质的影响更为明显。由诱变实验确定测试化合物的半衰期,其中将化合物在细菌之前的不同时间添加到暴露介质中。在稀磷酸钠缓冲液(10 mM,pH 7.4)中,这些化学物质的半衰期(或其生物学活性)为0.5至110分钟。KCl(150 mM)的添加并没有明显影响某些测试化合物的半衰期,并且似乎稍微缩短了其
    DOI:
    10.1093/mutage/9.2.8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