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2-chloroethyl)-1-(2-cyclopentenyl)-3-buten-2-ol | 85370-35-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2-chloroethyl)-1-(2-cyclopentenyl)-3-buten-2-ol
英文别名
5-Chloro-1-cyclopent-2-en-1-yl-3-methylidenepentan-2-ol
3-(2-chloroethyl)-1-(2-cyclopentenyl)-3-buten-2-ol化学式
CAS
85370-35-0
化学式
C11H17ClO
mdl
——
分子量
200.708
InChiKey
ARMISHSNVVJTL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4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2-chloroethyl)-1-(2-cyclopentenyl)-3-buten-2-ol 在 potass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78%的产率得到2-(2-cyclopentenylmethyl)-3-methylenetetrahydrofuran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有机锡的双功能试剂:4-氯-2-硫代-1-肉毒碱及相关物质:亚甲基环戊烷注释。(± ) -δ9 (12) -capnellene的全合成
    摘要:
    4-氯-2-三甲基Canny1-1-丁烯(4)在四氢呋喃(THF)中于-78°C的金属间转移生成4-氯-2-lithio-1-丁烯(5)。在低温下(低于大约-50至-60°C),5可以很好地用作双功能试剂。例如,取决于反应条件,使5与醛和酮反应得到氯醇(例如11、14-18)或取代的3-甲基四氢呋喃(例如19-24)。此外,用试剂5处理α,β-不饱和N,N',N'-三甲基酰肼25-27分别平稳地提供了N,N',N'-三甲基-3-亚甲基环戊烷甲酰肼28-30。硫代试剂5可以很容易地转化为格氏试剂6或铜酸盐7和8。试剂6-8可用于实现亚甲基环戊烷环化,分别由31-36转换为43-48可以说明。这种新颖的环化方法在倍半萜(± ) -Δ9(12) -capnellene(55)的全合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DOI:
    10.1016/0040-4020(89)80019-5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有机锡的双功能试剂:4-氯-2-硫代-1-肉毒碱及相关物质:亚甲基环戊烷注释。(± ) -δ9 (12) -capnellene的全合成
    摘要:
    4-氯-2-三甲基Canny1-1-丁烯(4)在四氢呋喃(THF)中于-78°C的金属间转移生成4-氯-2-lithio-1-丁烯(5)。在低温下(低于大约-50至-60°C),5可以很好地用作双功能试剂。例如,取决于反应条件,使5与醛和酮反应得到氯醇(例如11、14-18)或取代的3-甲基四氢呋喃(例如19-24)。此外,用试剂5处理α,β-不饱和N,N',N'-三甲基酰肼25-27分别平稳地提供了N,N',N'-三甲基-3-亚甲基环戊烷甲酰肼28-30。硫代试剂5可以很容易地转化为格氏试剂6或铜酸盐7和8。试剂6-8可用于实现亚甲基环戊烷环化,分别由31-36转换为43-48可以说明。这种新颖的环化方法在倍半萜(± ) -Δ9(12) -capnellene(55)的全合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DOI:
    10.1016/0040-4020(89)80019-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4-Chloro-2-lithio-1-butene, a novel donor-acceptor conjunctive reagent
    作者:Edward Piers、Veranja Karunaratne
    DOI:10.1021/jo00158a040
    日期:1983.5
  • PIERS, EDWARD;KARUNARATNE, VERANJA, TETRAHEDRON, 45,(1989) N, C. 1089-1104
    作者:PIERS, EDWARD、KARUNARATNE, VERANJA
    DOI:——
    日期:——
  • PIERS, E.;KARUNARATNE, V., J. ORG. CHEM., 1983, 48, N 10, 1774-1776
    作者:PIERS, E.、KARUNARATNE, V.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