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们已经合成了钌(II)-和(II)-聚吡啶配合物([M(bpy)2 L ] 2+,其中M = Os II或Ru II,bpy = 2,2'-联吡啶,L = 4-(2,2'-联吡啶基-4-基)苯-1,2-二醇),并使用飞秒瞬变吸收光谱法研究了TiO 2纳米颗粒表面上的界面电子转移过程。钌(II)和(II)染料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但是,我们已经观察到截然不同的界面电子转移动力学(向前和向后)。在Ru II / TiO 2的情况下在系统中,单指数电子注入是从光激发的非热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MLCT)状态发生的。但是,在Os II / TiO 2系统的情况下,电子注入是从非热和热MLCT状态(主要是3个MLCT状态)双指数发生的。与钌相比,较重的过渡金属具有更大的自旋轨道耦合,这说明在电子注入过程中,Os II基染料中3个MLCT状态的填充更为有效,从而产生了双指数动力学。我们的结果倾向于表明,经过适当设计的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