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quinuclidine)dirhodium tetrakis(trifluoroacetate) | 83398-62-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quinuclidine)dirhodium tetrakis(trifluoroacetate)
英文别名
(dirhodium(II) tetratrifluoroacetate)*2(quinuclidine)
bis(quinuclidine)dirhodium tetrakis(trifluoroacetate)化学式
CAS
83398-62-3
化学式
C22H26F12N2O8Rh2
mdl
——
分子量
880.249
InChiKey
YVKHEVSHWDFUOY-UHFFFAOYSA-J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udies on adducts of rhodium(II) tetraacetate and rhodium(II) tetratrifluoroacetate with some amines in CDCl3 solution using 1H, 13C and 15N NMR
    作者:Jarosław Jaźwiński
    DOI:10.1016/j.molstruc.2005.03.035
    日期:2005.8
    and 15 N NMR spectroscopy has been applied for investigation of amine adducts with rhodium(II) tetraacetate dimer and rhodium(II) tetratrifluoroacetate dimer in CDCl 3 solution. Subsequent formation of two adducts, 1:1 and 2:1, was proved by NMR and VIS titration experiments, and by NMR measurements at reduced temperatures, from 233 to 273 K. The adduct formation shift, defined as Δ δ =δ adduct − δ ligand
    摘要 1 H、 13 C 和 15 N NMR 光谱已用于研究CDCl 3 溶液中四乙酸(II)二聚体和四三氟乙酸(II)二聚体的胺加合物。随后通过 NMR 和 VIS 滴定实验以及在 233 至 273 K 的降低温度下的 NMR 测量证明了两种加合物的形成,即 1:1 和 2:1。加合物形成位移,定义为 Δδ =δ 加合物 - δ 配体和表征络合反应,从大约变化。0 至 +1.6 ppm,1 H,约 13 C 为 -10 至 +6 ppm,15 N NMR 为 -4.4 至 -39 ppm。N-Rh 键的形成减慢了氮原子的反转,并在 N-甲基-(1-苯乙基)-胺的情况下产生了分子中的含氮手性中心。胺-二盐混合物的 VIS 光谱在 532-597 nm 光谱范围内包含两个波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