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了一系列
2-苯胺基吡啶基-三唑偶联物(6a–t),并评估了它们对一组三种人类癌
细胞系的细胞毒活性。其中化合物6q,6r和6s显示出显着的细胞毒性活性,IC 50值为0.1至4.1μM。通过对这些结合物的各种取代,阐明了结构-活性之间的关系。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这些化合物将细胞周期停在G2 / M期,并通过凋亡诱导
细胞死亡。微管蛋白聚合分析和
免疫荧光分析表明,这些化合物(6q,6r和6s)有效抑制人前列腺癌细胞(DU-145)中的微管组装。对接研究表明6s在
秋水仙碱结合位点与微管蛋白有效相互作用并结合。
秋水仙碱竞争性结合试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此外,化合物6q,6r和6s在体外和细胞内均具有抗微管蛋白活性,如可溶性与聚合微管蛋白。此外,通过Hoechst染色,胱天
蛋白酶3活化,膜联蛋白V FITC,线粒体膜电位和DNA片段分析证实了化合物的凋亡作用。有趣的是,这些化合物不会影响正常的人类胚胎肾细胞HEK-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