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酞菁有多种用途,包括复印机中的有机电荷载体、数据存储系统中的激光光吸收器、光伏电池和电致变色显示器中的光电导体以及可见光区域的非彩色透明薄膜。在这些应用中,酞菁的吸收最大值最好接近红外区域。通过扩展 π 共轭体系(如萘花青素和蒽花青素),可将酞菁的 Q 波段转化为浴色效应。然而,萘酞菁和蒽菁的产量很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合成了具有非外周 S-芳基取代基的新型金属酞菁。这些新型酞菁具有高应变结构,且无液晶特性。合成了目标化合物:通过 1,2-二氰基苯-3,6-双(三氟)和 1,2-二氰基苯-3,6-噻吩酚,分三步从 2,3-二氰基对苯二酚合成了 15 个酞菁。所得化合物的 Q 带出现在近红外区域。其中,1,4,8,11,15,18,22,25-八(噻吩甲基)酞菁铅在 857 纳米波长处出现了 Q 带。此外,还可以生产出可见光区域的无色透明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