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dimethyl(6-methylhept-5-en-2-yl)borane | 1354548-44-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dimethyl(6-methylhept-5-en-2-yl)borane
英文别名
dimethyl-[(2S)-6-methylhept-5-en-2-yl]borane
(S)-dimethyl(6-methylhept-5-en-2-yl)borane化学式
CAS
1354548-44-9
化学式
C10H21B
mdl
——
分子量
152.088
InChiKey
WSGYFGCXIGHCJL-JTQLQIEI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8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环戊酮的催化 CC 活化来不对称全合成二萜和倍半萜。
    摘要:
    为了展示催化 CC 活化对张力较小的底物的合成效用,这里描述了天然产物 (-)-microthecaline A、(-)-leubehanol、(+)-pseudopteroxodium、(+)- 的集体和简明合成。 seco-pseudopteroxilla、pseudopterosin AF 和 GJ 苷元以及 (+)-heritinin。这些合成的关键步骤涉及 Rh 催化的 3-芳基环戊酮的 CC/CH 活化级联,这提供了一种快速且对映选择性的途径来获取这些天然产物中存在的多取代四氢萘核心。其他重要特征包括 1) 在 (-)-微壳碱 A 合成中对四氢萘酮底物进行直接 CH 胺化,2) 使用磷酸来提高 CC 活化反应中有问题的环戊酮底物的效率和区域选择性,以及 3)通过烯丙基环脱氢偶联将沙鲁坦直接转化为两性双萜。
    DOI:
    10.1002/anie.201915821
  • 作为产物:
    描述:
    (S)-4,4,5,5-tetramethyl-2-(6-methhept-5-en-2-yl)-1,3,2-dioxaborolane 、 甲基溴化镁乙醚 为溶剂, 反应 1.17h, 生成 (S)-dimethyl(6-methylhept-5-en-2-yl)borane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锂化-硼化方法的 (+)-Erogorgiaene 的全合成,以及其每种非对映异构体的立体选择性合成
    摘要:
    描述了从对甲基苯乙酮中以 44% 的总产率合成 (+)-erogorgiaene 的短(8 步)合成。关键步骤包括锂化/硼化-原去硼化以构建分子并控制 C1 和 C4 的立体化学。通过使用锂化/硼化方法类似地建立了 C11 立体化学。事实证明,在锂化/硼化反应中使用混合的、不受阻碍的硼烷对于四氢萘酮衍生的氨基甲酸酯控制 C4 立体化学反应的成功至关重要。试剂控制方法的力量在 (+)-erogorgiaene 的所有非对映异构体的立体控制合成中得到了说明。
    DOI:
    10.1021/ja207869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symmetric Total Syntheses of Di‐ and Sesquiterpenoids by Catalytic C−C Activation of Cyclopentanones
    作者:Si‐Hua Hou、Adriana Y. Prichina、Mengxi Zhang、Guangbin Dong
    DOI:10.1002/anie.201915821
    日期:2020.5.11
    The key step in these syntheses involve a Rh-catalyzed C-C/C-H activation cascade of 3-arylcyclopentanones, which provides a rapid and enantioselective route to access the polysubstituted tetrahydronaphthalene cores presented in these natural products. Other important features include 1) the direct C-H amination of the tetralone substrate in the synthesis of (-)-microthecaline A, 2) the use of phosphoric
    为了展示催化 CC 活化对张力较小的底物的合成效用,这里描述了天然产物 (-)-microthecaline A、(-)-leubehanol、(+)-pseudopteroxodium、(+)- 的集体和简明合成。 seco-pseudopteroxilla、pseudopterosin AF 和 GJ 苷元以及 (+)-heritinin。这些合成的关键步骤涉及 Rh 催化的 3-芳基环戊酮的 CC/CH 活化级联,这提供了一种快速且对映选择性的途径来获取这些天然产物中存在的多取代四氢萘核心。其他重要特征包括 1) 在 (-)-微壳碱 A 合成中对四氢萘酮底物进行直接 CH 胺化,2) 使用磷酸来提高 CC 活化反应中有问题的环戊酮底物的效率和区域选择性,以及 3)通过烯丙基环脱氢偶联将沙鲁坦直接转化为两性双萜。
  • Total Synthesis of (+)-Erogorgiaene Using Lithiation–Borylation Methodology, and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Each of Its Diastereoisomers
    作者:Tim G. Elford、Stefan Nave、Ravindra P. Sonawane、Varinder K. Aggarwal
    DOI:10.1021/ja207869f
    日期:2011.10.26
    A short (8 steps) synthesis of (+)-erogorgiaene in 44% overall yield from p-methylacetophenone is described. Key steps include lithiation/borylation-protodeboronation to build up the molecule and control the stereochemistry at C1 and C4. The C11 stereochemistry was similarly set up by using lithiation/borylation methodology. The use of a mixed, unhindered borane in the lithiation/borylation reaction
    描述了从对甲基苯乙酮中以 44% 的总产率合成 (+)-erogorgiaene 的短(8 步)合成。关键步骤包括锂化/硼化-原去硼化以构建分子并控制 C1 和 C4 的立体化学。通过使用锂化/硼化方法类似地建立了 C11 立体化学。事实证明,在锂化/硼化反应中使用混合的、不受阻碍的硼烷对于四氢萘酮衍生的氨基甲酸酯控制 C4 立体化学反应的成功至关重要。试剂控制方法的力量在 (+)-erogorgiaene 的所有非对映异构体的立体控制合成中得到了说明。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溴乙氧基)-特丁基二甲基硅烷 骨化醇杂质DCP 马来酸双(三甲硅烷)酯 顺式-二氯二(二甲基硒醚)铂(II) 顺-N-(1-(2-乙氧基乙基)-3-甲基-4-哌啶基)-N-苯基苯酰胺 降钙素杂质13 降冰片烯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 降冰片烯基乙基-POSS 间-氨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镁,氯[[二甲基(1-甲基乙氧基)甲硅烷基]甲基]- 锑,二溴三丁基- 铷,[三(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 铂(0)-1,3-二乙烯-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 钾(4-{[二甲基(2-甲基-2-丙基)硅烷基]氧基}-1-丁炔-1-基)(三氟)硼酸酯(1-) 金刚烷基乙基三氯硅烷 辛醛,8-[[(1,1-二甲基乙基)二甲基甲硅烷基]氧代]- 辛甲基-1,4-二氧杂-2,3,5,6-四硅杂环己烷 辛基铵甲烷砷酸盐 辛基衍生化硅胶(C8)ZORBAX?LP100/40C8 辛基硅三醇 辛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辛基三甲氧基硅烷 辛基三氯硅烷 辛基(三苯基)硅烷 辛乙基三硅氧烷 路易氏剂-3 路易氏剂-2 路易士剂 试剂3-[Tris(trimethylsiloxy)silyl]propylvinylcarbamate 试剂2-(Trimethylsilyl)cyclopent-2-en-1-one 试剂11-Azidoundecyltriethoxysilane 西甲硅油杂质14 衣康酸二(三甲基硅基)酯 苯胺,4-[2-(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乙基]- 苯磺酸,羟基-,盐,单钠聚合甲醛,1,3,5-三嗪-2,4,6-三胺和脲 苯甲醇,a-[(三苯代甲硅烷基)甲基]- 苯基二甲基氯硅烷 苯基二甲基乙氧基硅 苯基乙酰氧基三甲基硅烷 苯基三辛基硅烷 苯基三甲氧基硅烷 苯基三乙氧基硅烷 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 苯基三(异丙烯氧基)硅烷 苯基三(2,2,2-三氟乙氧基)硅烷 苯基(3-氯丙基)二氯硅烷 苯基(1-哌啶基)甲硫酮 苯乙基三苯基硅烷 苯丙基乙基聚甲基硅氧烷 苯-1,3,5-三基三(三甲基硅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