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pyridyl)imidazolidine-2-thione | 1401015-03-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pyridyl)imidazolidine-2-thione
英文别名
1-(pyridin-2-yl)imidazolidine-2-thione;1-Pyridin-2-ylimidazolidine-2-thione
1-(2-pyridyl)imidazolidine-2-thione化学式
CAS
1401015-03-9
化学式
C8H9N3S
mdl
——
分子量
179.246
InChiKey
OWBCFGGHXXCKQ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7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6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pyridyl)imidazolidine-2-thione 、 copper dichloride 以 乙醇 为溶剂, 以74%的产率得到dichloro[1-(2-pyridyl)imidazolidine-2-thione]copper(II)
    参考文献:
    名称:
    Structural Diversity of Copper(II) Complexes with N-(2-Pyridyl)Imidazolidin-2-Ones(Thiones) and Their in Vitro Antitumor Activity
    摘要:
    通过在常温下将N-(2-吡啶基)咪唑啉-2-酮(1a-l)、N,N'-双(2-吡啶基)咪唑啉-2-酮(2a,b)、N-乙酰基-N'-(2-吡啶基)咪唑啉-2-酮(3a-j)和N-(2-吡啶基)咪唑啉-2-硫酮(4a-g)与二价铜氯化物反应,得到了六系列结构不同的单核和双核铜(II)配合物5-10。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数据和单晶X射线衍射研究确定了所得配合物的配位模式。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五种人肿瘤细胞系(LCLC-103H、A-427、SISO、RT-4和DAN-G)上评估了自由配体和铜(II)配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在癌细胞中可达到的20 μM浓度下,自由配体1-4未显示出有意义的细胞毒性,细胞存活率在88%-100%之间。1-(6-乙氧基-2-吡啶基)咪唑啉-2-酮(6b)的最强铜(II)配合物对A-427肺癌细胞系表现出选择性细胞毒性,而1-(5-甲基-2-吡啶基)咪唑啉-2-硫酮(5h)和1-(4-叔丁基-2-吡啶基)咪唑啉-2-硫酮(5j)的配合物对全部五种人肿瘤细胞系表现出细胞抑制作用。总之,与自由配体相比,显示出显著增强活性的唯一配合物是来自N-(2-吡啶基)咪唑啉-2-硫酮4c和4e的配合物,它们在吡啶环的4或5位上被烷基取代。
    DOI:
    10.3390/molecules191017026
  • 作为产物:
    描述:
    1-(pyridin-2-yl)imidazolidin-2-one劳森试剂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50%的产率得到1-(2-pyridyl)imidazolidine-2-th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Structural Diversity of Copper(II) Complexes with N-(2-Pyridyl)Imidazolidin-2-Ones(Thiones) and Their in Vitro Antitumor Activity
    摘要:
    通过在常温下将N-(2-吡啶基)咪唑啉-2-酮(1a-l)、N,N'-双(2-吡啶基)咪唑啉-2-酮(2a,b)、N-乙酰基-N'-(2-吡啶基)咪唑啉-2-酮(3a-j)和N-(2-吡啶基)咪唑啉-2-硫酮(4a-g)与二价铜氯化物反应,得到了六系列结构不同的单核和双核铜(II)配合物5-10。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数据和单晶X射线衍射研究确定了所得配合物的配位模式。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五种人肿瘤细胞系(LCLC-103H、A-427、SISO、RT-4和DAN-G)上评估了自由配体和铜(II)配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在癌细胞中可达到的20 μM浓度下,自由配体1-4未显示出有意义的细胞毒性,细胞存活率在88%-100%之间。1-(6-乙氧基-2-吡啶基)咪唑啉-2-酮(6b)的最强铜(II)配合物对A-427肺癌细胞系表现出选择性细胞毒性,而1-(5-甲基-2-吡啶基)咪唑啉-2-硫酮(5h)和1-(4-叔丁基-2-吡啶基)咪唑啉-2-硫酮(5j)的配合物对全部五种人肿瘤细胞系表现出细胞抑制作用。总之,与自由配体相比,显示出显著增强活性的唯一配合物是来自N-(2-吡啶基)咪唑啉-2-硫酮4c和4e的配合物,它们在吡啶环的4或5位上被烷基取代。
    DOI:
    10.3390/molecules19101702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2-Thiohydantoins as Somatostatin Subtype 4 Receptor Ligands
    作者:Xin Wang、David Mealer、Lacey Rodgers、Karin Sandoval、Ken Witt、Carsten Stidsen、Michael Ankersen、A. Michael Crider
    DOI:10.2174/157018012801319445
    日期:2012.6.1
    A series of 2-thiohydantoins were prepared as somatostatin subtype 4 (sst4) ligands. Reaction of a Nsubstituted- L-tryptophan methyl ester with an isothiocyanate in the presence of triethylamine readily afforded the target compounds. The 2-thiohydantoins were evaluated for binding affinities in cell lines expressing somatostatin receptor subtypes 2A (sst2A) and 4 (sst4). Compared to the thiourea NNC-26-9100 (3), all 2-thiohydantoins demonstrated lower binding affinities at sst4. Incorporation of the thiourea moiety into the more rigid 2-thiohydantoin nucleus leads to a loss of conformational freedom and may prevent optimal interaction with sst4.
    研究人员制备了一系列 2-代海因作为体生长抑素亚型 4(sst4)配体。在三乙胺存在下,N-取代-L-色氨酸甲酯与异硫氰酸盐反应,很容易得到目标化合物。在表达体生长抑素受体亚型 2A (sst2A) 和 4 (sst4) 的细胞系中,对 2-thiohydantoins 的结合亲和力进行了评估。与硫脲 NNC-26-9100 (3)相比,所有 2-thiohydantoins 与 sst4 的结合亲和力都较低。将硫脲分子掺入硬度更高的 2-thiohydantoin 核中会导致构象自由度的丧失,从而妨碍与 sst4 的最佳相互作用。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2,2'',6,6''-四甲氧基-4,4''-双(二苯基膦基)-3,3''-联吡啶(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N'-亚硝基尼古丁 (R)-DRF053二盐酸盐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S)-(-)-[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双(乙腈)铁(II)六氟锑酸盐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1'R,2'S)-尼古丁1,1'-Di-N-氧化物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氯苯那敏-D6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韦德伊斯试剂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布索坦杂质66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雷索替丁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扎那韦中间体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镉,二碘四(4-甲基吡啶)- 锌,二溴二[4-吡啶羧硫代酸(2-吡啶基亚甲基)酰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