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H-benzo[a]fluorene-11-thione | 1353012-54-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H-benzo[a]fluorene-11-thione
英文别名
11h-Benzo[a]fluoren-11-thione;benzo[a]fluorene-11-thione
11H-benzo[a]fluorene-11-thione化学式
CAS
1353012-54-0
化学式
C17H10S
mdl
——
分子量
246.332
InChiKey
AREUALSCUGEUN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9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32.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H-benzo[a]fluorene-11-thione一水合肼sodium sulfate 、 potassium hydroxide 、 mercury(II) 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醚乙醇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7.0h, 生成 (E)-11-(11H-benzo[a]fluorene-11-ylidene)-11H-benzo[a]fluorene
    参考文献:
    名称:
    Naphthologs of overcrowded bistricyclic aromatic enes: (E)-bisbenzo[a]fluorenylidene
    摘要:
    (E)-11H-Bisbenzo[a]fluorenylidene (E-6) 是通过 Barton 的双挤压重氮-硫酮偶联法,从 11H-苯并[a]芴-11-硫酮 (11) 和 11-重氮-11H-苯并[a]芴 (13) 合成的。该反应可能是受热力学控制的;如果也形成了稳定性较差的 Z -6,则会迅速发生 Z → E 非对映异构反应,生成 E -6。B3LYP/6-311G(d,p) 计算得出的 Z -6 → E -6 非对映分解障碍为 ΔG 298 = 57.0 kJ/mol (13.6 kcal/mol) 。计算得出的平衡常数 K eq(E -6 → Z -6) = 92:8(298 K 时)表明,生成 E -6 的反应具有明显的非对映选择性。 通过 1H-NMR 和 13C-NMR 光谱以及 X 射线分析,确定了 E-6 的结构。PAE E-6 在单斜空间群 C2/c 中结晶。晶体结构 E -6 的单胞包含八个分子,排列成四对对映体。PAE E -6 采用扭曲构象,中心 C11=C11′ 键的纯扭曲度为 ω = 39°。E -6 中的二面角 ν 为 60.6°,明显高于 PAE Z -6, 2, E -7, Z -7, 14 和 15 中各自的二面角。E-6 的 C11 和 C11′(χ = 12.6° 和 14.8°)处的同位斜角较大,表明分子峡湾区的应变增强。扭转的增强主要归因于双芴分子在峡湾区的双苯并[a]炔化。E -6 的 B3LYP/6-311G(d,p) 计算结构与实验 X 射线结构非常吻合。PAE E -6 在溶液中呈扭曲构象,H1/H1′(8.31 ppm)、H10/H10′(δ = 7.20 ppm)和 E -6 中的 H9/H9′ (δ = 6.86 ppm)位于对立萘环的平面之上。PAEs E -6 和 Z -6 的能量明显高于其相应的苯并[b]琥珀酸异构体 E -7 和 Z -7。
    DOI:
    10.1007/s11224-012-0146-4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苯基碘三氟甲烷磺酸盐 在 palladium diacetate 、 sodium t-butanolat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36.0h, 生成 11H-benzo[a]fluorene-11-th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钯催化芳基羧酸通过自由基中间体与二芳基碘盐的区域选择性环化
    摘要:
    通过使用二芳基碘鎓盐开发了钯催化的 C 2 -芳基化/与芳基羧酸的分子内酰化。该协议的优点是在一锅中形成两个化学键,具有良好的阶梯经济性。
    DOI:
    10.1021/acs.orglett.1c0301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eterson Olefination: Unexpected Rearrangement in the Overcrowded Polycyclic Aromatic Ene Series
    作者:Naela Assadi、Sergey Pogodin、Israel Agranat
    DOI:10.1002/ejoc.201100789
    日期:2011.11
    An attempted synthesis of the angularly annelated 9-(11'-benzo[a]fluoren-11'-ylidene)-9H-fluorene (3) through a Peterson olefination reaction between (9H-fluoren-9-yl)trimethylsilyl anion (5a) and 11H-benzo[a]fluoren-11-one (6) led to the linearly annelated 9-(11'-benzo[b]fluoren-11'-ylidene)-9H-fluorene (4), due to an unexpected rearrangement. The proposed mechanism of the rearrangement is illustrated
    通过(9H--9-基)三甲基甲硅烷基阴离子(5a)之间的彼得森烯化反应尝试合成成角退火的 9-(11'-苯并[a]-11'-亚基)-9H-(3) ) 和 11H-benzo[a]-11-one (6) 导致线性退火的 9-(11'-benzo[b]fluoren-11'-ylidene)-9H- (4),由于一个意想不到的重排。说明了所提出的重排机制。该机制的核心是 β-氧基硅烷阴离子 11(由 5a 和 6 形成)中的基 C 11a' -C 11' 键的分子内 Haller-Bauer 裂解,得到 1-基阴离子 (E)-12,然后 E/Z 异构化为 (Z)-12,并通过质子迁移得到 3-基阴离子 (Z)-14。基阴离子在 C-3' 的分子内亲核加成 (Z)-14 到羰基碳上得到 β-氧基硅烷阴离子 15,一种苯并 [b] 基衍生物。该机制得到了 DFT 计算结果的支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