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Imino-7-phenylmethoxychromene-3-carbonitrile | 1217481-55-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Imino-7-phenylmethoxychromene-3-carbonitrile
英文别名
——
2-Imino-7-phenylmethoxychromene-3-carbonitrile化学式
CAS
1217481-55-4
化学式
C17H12N2O2
mdl
——
分子量
276.294
InChiKey
UQNANKZMUJYLB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66.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丙二腈4-苯甲氧基-2-羟基苯甲醛 在 4C57H39N12O6(3-)*4Ce(3+)*4C3H7NO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3.0h, 生成 2-Imino-7-phenylmethoxychromene-3-carb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含氢键基团的铈基M 4 L 4四面体作为功能分子烧瓶,用于促进反应的选择性
    摘要:
    金属有机多面体作为“分子烧瓶”的应用引起了人们对其明确界定的腔内分子的反应性和性质的兴趣激增。由天然酶袋的结构的启发,两个中性金属-有机四面体,CE- TBMN和CE- TBAS,分别实现经由通过将三胺-三嗪和酰胺基团分别作为氢键位结合到配体的片段中而实现自组装。它们都可以作为分子烧瓶来促进水杨醛衍生物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和芳族醛的氰基硅烷化反应。具有不同腔半径和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底物的催化剂实验以及使用非反应性客体作为抑制剂的竞争性实验表明,四面体表现出酶催化行为,并且催化反应发生在“分子烧瓶”中。使用H 6 TMBN或H 6 TBAS进行对照实验在Knoevenagel缩合反应中,配体本身作为催化剂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对于较小的底物,配体催化的转化率分别明显低于Ce - TBMN或Ce - TBAS催化的转化率,这表明金属有机多面体可以有效固定多个氢键基团,从而避免“自猝灭”效
    DOI:
    10.1039/c4nj00062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palladium(ii) triangle as building blocks of microporous molecular materials: structures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作者:Yang Liu、Rong Zhang、Cheng He、Dongbin Dang、Chunying Duan
    DOI:10.1039/b916916d
    日期:——
    A porous molecular crystalline solid based on amide-containing Pd(II) triangles was created for size-selective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of the Knoevenagel condensation reaction.
    基于含酰胺的Pd(II)三角形构建了一种多孔分子晶体固体,用于对Knoevenagel缩合反应进行选择性异相催化。
  • Amide-containing luminescent metal–organic complexes as bifunctional materials for selective sensing of amino acids and reaction prompting
    作者:Pengyan Wu、Min Jiang、Xuefu Hu、Jingru Wang、Guangjie He、Ying Shi、Yang Li、Wei Liu、Jian Wang
    DOI:10.1039/c5ra27806f
    日期:——
    size and inner cavities. The smaller metal–organic triple-stranded helicate Ce–BBAS exhibits high selectivity toward aspartic acid (Asp) over other natural amino acids, with the detection limit of ca. 0.26 μM, providing the first artificial receptor that can specifically discriminate Asp over other amino acids in a luminescence enhancement manner. As a comparison, the bigger metal–organic tetrahedron
    两种新的基于的发光属-有机配合物(Ce– BBAS和Ce– TBAS)分别通过两个和三个附加的酰胺基官能化游离配体硝酸铈(III)的自组装而获得。这两个MOC的开口尺寸和内腔不同。较小的属-有机三链螺旋状Ce -BBAS与其他天然氨基酸相比,对天冬氨酸(Asp)的选择性高,检出限为。0.26μM,提供了第一个人工受体,可以以增强发光的方式特异性区分Asp与其他氨基酸。作为比较,较大的属有机四面体Ce - TBAS不能反映这种性质,说明尺寸选择感测。此外,这两个MOC还可作为对水杨醛生物的发光化学传感器,并具有受限的空腔和酰胺基团作为基本催化驱动力,以实现Knoevenagel缩合反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