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methylthexylsilyl O-(2-O-acetyl-3-O-benzyl-4,6-O-benzylidene-β-D-glucopyranosyl)-(1->4)-O-2-azido-3-O-benzyl-6-O-acetyl-2-deoxy-β-D-glucopyranoside | 1198156-15-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methylthexylsilyl O-(2-O-acetyl-3-O-benzyl-4,6-O-benzylidene-β-D-glucopyranosyl)-(1->4)-O-2-azido-3-O-benzyl-6-O-acetyl-2-deoxy-β-D-glucopyranoside
英文别名
dimethylthexylsilyl O-(2-O-acetyl-3-O-benzyl-4,6-O-benzyIidene-β-D-glucopyranosyl)-(1→4)-O-2-azido-3-O-benzyl-6-O-acetyI-2-deoxy-β-D-glucopyranoside
dimethylthexylsilyl O-(2-O-acetyl-3-O-benzyl-4,6-O-benzylidene-β-D-glucopyranosyl)-(1->4)-O-2-azido-3-O-benzyl-6-O-acetyl-2-deoxy-β-D-glucopyranoside化学式
CAS
1198156-15-8
化学式
C45H59N3O12Si
mdl
——
分子量
862.062
InChiKey
PYHYCLHHZRCUGC-NDLWTAHT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7.94
  • 重原子数:
    61.0
  • 可旋转键数:
    17.0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6
  • 拓扑面积:
    175.2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3.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N-乙酰基和N-硫酸酯部分的硫酸乙酰肝素寡糖的模块合成
    摘要:
    硫酸乙酰肝素是结构多样的硫酸化多糖,存在于所有动物细胞的表面,在这里它们可以与多种蛋白质相互作用,从而调节广泛的生理和疾病过程。我们在这里描述了一种模块化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可以提供具有乙酰氨基葡萄糖残基的硫酸乙酰肝素寡糖文库,该残基被N-乙酰基和N-硫酸根部分的不同模式修饰。它基于使用在C2上被叠氮基或三氟甲基苯基甲亚胺部分修饰的糖基供体,从而可以选择性地安装α-糖苷。氨基保护基可以通过还原或酸处理选择性地被掩盖,从而可以安装N-乙酰基和N-硫酸根部分。与正交羟基保护基乙酰丙酸酯(Lev)酯,二甲基二甲基甲硅烷基(TDS)醚,碳酸烯丙氧基酯(Alloc)和碳酸9-芴基甲基酯(Fmoc)结合使用,可以安装不同类型的O-硫酸化。该方法用于制备四种N-和O-硫酸化方式不同的六糖。这些化合物与许多先前制备的HS寡糖一起被印刷为聚糖微阵列,以检查几种HS结合蛋白的结合选择性。
    DOI:
    10.1021/acs.joc.0c01881
  • 作为产物:
    描述:
    Ethyl 2-O-acetyl-3-O-benzyl-4,6-O-benzylidene-1-thio-β-D-glucopyranoside 、 dimethylthexylsilyl 6-O-acetyl-2-azido-3-O-benzyl-2-deoxy-β-D-glucopyranoside 在 N-碘代丁二酰亚胺三氟甲磺酸三甲基硅酯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81%的产率得到dimethylthexylsilyl O-(2-O-acetyl-3-O-benzyl-4,6-O-benzylidene-β-D-glucopyranosyl)-(1->4)-O-2-azido-3-O-benzyl-6-O-acetyl-2-deoxy-β-D-gluc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结构-活性关系研究的硫酸乙酰肝素寡糖的模块化合成
    摘要:
    尽管已经鉴定了数百种硫酸乙酰肝素结合蛋白并与无数生理和病理过程有关,但关于这些蛋白结合和介导生物活性的配体要求的信息知之甚少。这种困难是由于缺乏建立构效关系的技术,而这又是由于天然硫酸乙酰肝素 (HS) 的结构复杂性和制备明确定义的 HS 寡糖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缺陷,我们开发了一种模块化方法,用于 HS 寡糖的平行组合合成,该方法利用相对少量的选择性保护的二糖结构单元,这些结构单元可以很容易地转化为糖基供体和受体。模块化构建块的实用性已通过 12 种寡糖文库的制备得到证明,该文库已被用于探测 HS 抑制蛋白酶 BACE-1 的结构特征。具有结构变化的活动的复杂变化支持重要功能信息嵌入在 HS 序列中的观点。此外,最活跃的衍生物为制备更有效的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有吸引力的先导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用作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剂。具有结构变化的活动的复杂变化支持重要功能信息嵌入在 HS 序列中的观点。此
    DOI:
    10.1021/ja907358k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 HEPARAN SULFATE SYNTHESIS<br/>[FR] SYNTHÈSE DU SULFATE D'HÉPARANE
    申请人:UNIV GEORGIA
    公开号:WO2010117803A3
    公开(公告)日:2011-03-03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5,5'',6,6'',7,7'',8,8''-八氢-3,3''-二叔丁基-1,1''-二-2-萘酚,双钾盐 (S)-盐酸沙丁胺醇 (S)-溴烯醇内酯 (S)-7,7-双[(4S)-(苯基)恶唑-2-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N-Fmoc-氨基甲基吡咯烷盐酸盐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7,7-双[(4S)-(苯基)恶唑-2-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3,3''-双([[1,1''-联苯]-4-基)-[1,1''-联萘]-2,2''-二醇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2,2'',3,3''-四氢-6,6''-二-9-菲基-1,1''-螺双[1H-茚]-7,7''-二醇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6,6)-苯基-C61己酸甲酯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5R)-3,3a,8,8a-四氢茚并[1,2-d]-1,2,3-氧杂噻唑-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S,8aR)-2-(吡啶-2-基)-8,8a-二氢-3aH-茚并[1,2-d]恶唑 (3aS,3''aS,8aR,8''aR)-2,2''-环戊二烯双[3a,8a-二氢-8H-茚并[1,2-d]恶唑]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3S,3aR)-2-(3-氯-4-氰基苯基)-3-环戊基-3,3a,4,5-四氢-2H-苯并[g]吲唑-7-羧酸 (3R,3’’R,4S,4’’S,11bS,11’’bS)-(+)-4,4’’-二叔丁基-4,4’’,5,5’’-四氢-3,3’’-联-3H-二萘酚[2,1-c:1’’,2’’-e]膦(S)-BINAPINE (3-三苯基甲氨基甲基)吡啶 (3-[(E)-1-氰基-2-乙氧基-2-hydroxyethenyl]-1-氧代-1H-茚-2-甲酰胺) (2′′-甲基氨基-1,1′′-联苯-2-基)甲烷磺酰基铝(II)二聚体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4S)-Fmoc-4-三氟甲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