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7-dimethyl-dibenzo[c,f][2,7]naphthyridine | 89382-22-9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67.5±40.0 °C(Predicted)
  • 密度:
    1.225±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5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25.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2’-二氨基二苯甲酮乙酰丙酮溶剂黄146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57%的产率得到6,7-dimethyl-dibenzo[c,f][2,7]naphthy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5,8-二氮杂苯并[c]菲:合成和诱变性。
    摘要:
    自本世纪初以来,多环芳烃已被公认为是致癌物和诱变剂。最近,它们的氮杂和聚氮杂衍生物已被证明具有相同的生物活性。这些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是新鲜的或变态的植物材料的燃烧。这导致了这些致癌物的环境负担和暴露。我们报告了一系列新型5,8-二氮杂苯并[c]菲的合成与表征,这些苯并菲与已知的表皮致癌物苯并[c]菲是等排的,但尚未被报道为烟灰或柴油颗粒​​物质的成分。化合物的合成利用了适当取代的2,2'-二氨基二苯甲酮和β-二酮之间的通用弗里德兰德反应,纯化产物的产率为30-90%。还描述了用乙醇胺对这些二氮杂二苯并菲进行亲核取代。这种策略将使这些杂环核的进一步完善成为可能。这些试剂的致突变性测试是使用现场测试进行的,并且在埃姆斯平板结合测定中使用大肠杆菌WP2和WP2uvrA作为测试生物进行的。在存在或不存在来自Aroclor 1254诱导的大鼠的S9肝组分中包含的代谢酶的条件下进行板结合试验,以研究二氮
    DOI:
    10.1111/j.2042-7158.1998.tb06188.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