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amino-3-oxo-17β-acetoxy-5α-androstan-1-ene | 180591-45-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amino-3-oxo-17β-acetoxy-5α-androstan-1-ene
英文别名
[(5S,8R,9S,10S,13S,14S,17S)-2-amino-10,13-dimethyl-3-oxo-4,5,6,7,8,9,11,12,14,15,16,17-dodecahydrocyclopenta[a]phenanthren-17-yl] acetate
2-amino-3-oxo-17β-acetoxy-5α-androstan-1-ene化学式
CAS
180591-45-1
化学式
C21H31NO3
mdl
——
分子量
345.482
InChiKey
IRDCRAKVHWJQDB-FNIKZQHK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1
  • 拓扑面积:
    69.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amino-3-oxo-17β-acetoxy-5α-androstan-1-ene 在 10% Pd/C 、 氢气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2R,5S,8R,9S,10S,13S,14S,17S)-2-amino-10,13-dimethyl-3-oxohexadecahydro-1H-cyclopenta[a]phenanthren-17-yl acet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头孢氨苄。22. 双甾体吡嗪吡喃酮的合成(1)
    摘要:
    Cephalostatin 1 ( 1 ) 是一种从海洋管虫Cephalodiscus gilchristi 中分离出来的非常强的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十三环双甾体吡嗪,仍然是实际全合成的重要目标,也是发现不太复杂的结构修饰的模型有前景的抗肿瘤活性。在本研究中,头孢抑素 E ​​和 F 环通过在 C-17 处被替换为 α-吡喃酮(在12 中)(典型的甾体丁二烯内酯)和二氢-γ-吡喃酮(在16 中)而大大简化。由 5α-二氢睾酮合成吡嗪12(九步,总产率 8%)为双丁香内酯吡嗪提供了第一条途径。二氢-γ-吡喃酮16是由酮13 分八步合成的。虽然仅发现吡喃酮12和16 的癌细胞生长抑制活性微不足道,但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更接近头孢抑制素 1 的天然 D-F 环系统以获得有效抗肿瘤活性的必要性。
    DOI:
    10.1021/np300069z
  • 作为产物:
    描述:
    17beta-乙酰氧基-2alpha-溴-5alpha-雄甾烷酮 在 sodium azide 、 sod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75%的产率得到2-amino-3-oxo-17β-acetoxy-5α-androstan-1-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头孢氨苄。22. 双甾体吡嗪吡喃酮的合成(1)
    摘要:
    Cephalostatin 1 ( 1 ) 是一种从海洋管虫Cephalodiscus gilchristi 中分离出来的非常强的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十三环双甾体吡嗪,仍然是实际全合成的重要目标,也是发现不太复杂的结构修饰的模型有前景的抗肿瘤活性。在本研究中,头孢抑素 E ​​和 F 环通过在 C-17 处被替换为 α-吡喃酮(在12 中)(典型的甾体丁二烯内酯)和二氢-γ-吡喃酮(在16 中)而大大简化。由 5α-二氢睾酮合成吡嗪12(九步,总产率 8%)为双丁香内酯吡嗪提供了第一条途径。二氢-γ-吡喃酮16是由酮13 分八步合成的。虽然仅发现吡喃酮12和16 的癌细胞生长抑制活性微不足道,但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更接近头孢抑制素 1 的天然 D-F 环系统以获得有效抗肿瘤活性的必要性。
    DOI:
    10.1021/np300069z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Cephalostatins. 22. Synthesis of Bis-steroidal Pyrazine Pyrones
    作者:George R. Pettit、Bryan R. Moser、Ricardo F. Mendonça、John C. Knight、Fiona Hogan
    DOI:10.1021/np300069z
    日期:2012.6.22
    Cephalostatin 1 (1), a remarkably strong cancer cell growth inhibitory trisdecacyclic, bis-steroidal pyrazine isolated from the marine tube worm Cephalodiscus gilchristi, continues to be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practical total syntheses and a model for the discovery of less complex structural modifications with promising antineoplastic activity.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cephalostatin E and F rings
    Cephalostatin 1 ( 1 ) 是一种从海洋管虫Cephalodiscus gilchristi 中分离出来的非常强的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十三环双甾体吡嗪,仍然是实际全合成的重要目标,也是发现不太复杂的结构修饰的模型有前景的抗肿瘤活性。在本研究中,头孢抑素 E ​​和 F 环通过在 C-17 处被替换为 α-吡喃酮(在12 中)(典型的甾体丁二烯内酯)和二氢-γ-吡喃酮(在16 中)而大大简化。由 5α-二氢睾酮合成吡嗪12(九步,总产率 8%)为双丁香内酯吡嗪提供了第一条途径。二氢-γ-吡喃酮16是由酮13 分八步合成的。虽然仅发现吡喃酮12和16 的癌细胞生长抑制活性微不足道,但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更接近头孢抑制素 1 的天然 D-F 环系统以获得有效抗肿瘤活性的必要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