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制备了一些改性的11 H-吡啶并[ a ]咔唑(11 H- PyC)及其相应的四氢衍生物(11 H- THPyC)。一个常见的多步途径以常规反应为特征,包括费-吲哚型合成,产生了四环化合物。为了提高细胞毒性,使用11 H ‐PyC和11 H‐THPyC衍生物具有二乙氨基乙基侧链。在三种人类肿瘤细胞系中评估了抗增殖活性,许多衍生物与它们形成与DNA的分子插入复合物并干扰DNA拓扑异构酶II的松弛活性的能力一致,显示出细胞毒性作用。相比之下,三种具有显着抗增殖功效的衍生物均未显示对拓扑异构酶II的抑制作用,因此表明这些玫瑰树碱样化合物具有独立于拓扑异构酶II活性的出乎意料的新颖作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