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席夫碱配体L 1的钯(II)配合物[PdL 1 Cl] [ClO 4 ],[PdL 2(ClO 4)] [ClO 4 ]和[PdL 3(ClO 4)] [ClO 4 ]制备了分别由2,6-二乙酰基吡啶与2mol的缩合反应得到的4-氨基丁-1-烯,烯丙胺和1-氨基丙烷的L 2,L 2和L 3。红外光谱和1 H和13 C nmr光谱显示,在每种配合物中,三甲胺'N 3 '供体基团与钯配位(II)离子与一个阴离子配体一起,但L 1和L 2中配体侧臂的烯基不是。但是,在水的存在下,用2当量的[Pd(MeCN)2 Cl 2 ]在溶液中处理L 1和L 2络合物会导致新的配体L 4和L 5的络合物,其中的烯烃侧基为L 1和L 2已被氧化成酮基。提出了Wacker型机理的证据,其中关键步骤是双核中间体的形成,其中反应物配合物的烯基与第二钯(II)离子配位[来自[Pd(MeCN)2 Cl 2 ]}并伴随活化而被水引起的亲核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