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A/MTBD | 1277097-15-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A/MTBD
英文别名
——
BA/MTBD化学式
CAS
1277097-15-0
化学式
C7H6O2*C8H15N3
mdl
——
分子量
275.351
InChiKey
REWFWOBETRPOK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7
  • 重原子数:
    20.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7
  • 拓扑面积:
    56.14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4.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基于离子液体的数据驱动筛选,重新利用 β-羰基膦酸酯和叠氮化物的环加成合成三唑基膦酸酯
    摘要:
    膦酸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人工合成的功能分子中的重要结构单元。Nature 使用 β-羰基膦酸作为通用结构单元来获取结构多样的膦酸衍生物,这为化学家提供了一种仿生方法,但是,它受到化学反应过程中 C-P 键断裂的不利趋势的限制。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在此开发了一种基于离子液体的数据驱动筛选 (ILDDS),该方法可以综合利用离子液体的多功能效应来发现新的反应性、开发有效的合成反应,甚至简化生物活性评估。使用 ILDDS,我们重新利用 β-羰基膦酸酯和叠氮化物的环加成来合成三唑基膦酸酯,在传统条件下通常会产生膦酸酯离去产物。然后,重新利用的环加成反应允许在温和条件下使用带有各种取代基的三唑基膦酸酯。此外,一个集成的工作流程结合了模块化和组合合成、简单的纯化和原位生物活性评估可以从头设计并以高通量方式实施,最终导致快速获得膦酸盐化合物以抑制立枯丝核菌的生长。
    DOI:
    10.1039/d2gc02461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THODS OF RING OPENING POLYMERIZATION AND CATALYSTS THEREFOR
    申请人:Coady Daniel Joseph
    公开号:US20120046437A1
    公开(公告)日:2012-02-23
    A salt catalyst comprises an ionic complex of i) a nitrogen base comprising one or more guanidine and/or amidine functional groups, and ii) an oxoacid comprising one or more active acid groups, the active acid groups independently comprising a carbonyl group (C═O), sulfoxide group (S═O), and/or a phosphonyl group (P═O) bonded to one or more active hydroxy groups; wherein a ratio of moles of the active hydroxy groups to moles of the guanidine and/or amidine functional groups is greater than 0 and less than 2.0. The salt catalysts are capable of catalyzing ring opening polymerization of cyclic carbonyl compounds.
    一种盐催化剂包括离子复合物,其中i)氮碱包括一个或多个啶和/或酰胺基团,和ii)含有一个或多个活性酸基团的氧酸,这些活性酸基团独立地包括与一个或多个活性羟基团结合的羰基(C═O)、亚氧基(S═O)和/或膦酰基(P═O);其中活性羟基团的摩尔数与啶和/或酰胺基团的摩尔数的比值大于0且小于2.0。这些盐催化剂能够催化环状羰基化合物的开环聚合。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