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1-Oxa-4,10-dithia-7-aza-cyclododec-7-yl-acetyl)-3-phenyl-urea | 616873-44-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1-Oxa-4,10-dithia-7-aza-cyclododec-7-yl-acetyl)-3-phenyl-urea
英文别名
——
1-(2-1-Oxa-4,10-dithia-7-aza-cyclododec-7-yl-acetyl)-3-phenyl-urea化学式
CAS
616873-44-0
化学式
C17H25N3O3S2
mdl
——
分子量
383.536
InChiKey
PGZMSUGHDALCD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密度:
    1.217±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3
  • 重原子数:
    25.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3
  • 拓扑面积:
    70.67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6.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氮杂-硫醚大环的选择性双功能金属盐萃取剂中的阴离子效应:阳离子-阴离子的协同作用?
    摘要:
    卤化银盐的结合(X = NO 3 -,BF 4 -和C10 4 -)[15] ANES 2 ON 2 - (CH 2 CONHCONH-吨丁基)2  (大号1)被评定由1 H NMR光谱。1 H NMR滴定法L 1与AgX的相关性研究配体根据金属-盐结合相互作用的范围来解释。阴离子结合是通过一种转换机制发生的,从而使金属配位阳离子到大号1个场所内部氢键,以允许阴离子结合于连接的侧臂内氢脲站点。在没有结合的金属离子的情况下,没有发生阴离子结合。两种配合物L ·AgNO 3的晶体结构证实了这一特征[对于N–H⋯ONO 2,L 1 ·AgNO 3中的N⋯O = 2.866(5)–2.940(5)Å ],但也显示出螯合物与酰胺酰基脲侧链对Ag I的O-供体处于固态。用AgX盐和L 1进行的两相金属萃取研究证实了阴离子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最终金属络合物在有机相中的溶解度可能是主要因素。相关范围酰胺 替代的
    DOI:
    10.1039/b210391p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基脲potassium carbonate 、 potass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3.0h, 生成 1-(2-1-Oxa-4,10-dithia-7-aza-cyclododec-7-yl-acetyl)-3-phenyl-urea
    参考文献:
    名称:
    金属提取异位氮杂-硫醚醚大环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摘要:
    一系列悬臂氮杂硫醚 大环 含氢键 酰胺已经合成了官能团,并且[12] aneS 3 N–CONHCOPh,[12] aneS 3 N–CSNHCOPh,[12] aneS 2 ON–CONHCOPh,[12] aneS 2 ON–CH 2 CONHCONH的单晶X射线结构给出了-t Bu,[15] aneS 2 ON 2-(CH 2 CONHCONH- t Bu)2和[15] aneS 3 N 2-(CH 2 CONHPh)2。结构结果证实,大多数大环C–S键采用gauche构型,所有硫原子均为exo相对于大环是定向的,而氧原子(如果存在)是内定向的。悬臂由父母的反应形成大循环 酰基异氰酸酯与共平面扭曲,通常形成扭曲的U形,并在围绕该平面的平面之间形成角度 羰单位从50.81°到68.05°不等。这些结构中的主要基序涉及通过氢键连接的二聚体单元;但是,这种网络在[12] aneS 3 N–CSNHCOPh中被取代为a羰
    DOI:
    10.1039/b609180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