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propyl)cyclohexyl cation | 83926-27-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propyl)cyclohexyl cation
英文别名
propan-2-ylcyclohexane
1-(2-propyl)cyclohexyl cation化学式
CAS
83926-27-6
化学式
C9H17
mdl
——
分子量
125.234
InChiKey
OFLRFUVJTQQFH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9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氢阴离子的内部竞争测量溶液碳正离子稳定性
    摘要:
    尽管已知许多技术可以比较溶液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但涉及氢阴离子分子间竞争的技术在概念上(但不是实验上)是最简单的程序。本文描述了一种在实验上更可靠的变体,它使用分子内平衡,其中两个竞争系统通过 -(CH2)n- 链保持在一起,例如通过系统地改变本例中的“n” (n = 0, 1 ,2, 或 3),已经发现两个或多个碳的亚甲基链是必要的,以最小化末端“系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还发现所有研究的环烷基环(环己基除外)比脂族等效物更好地稳定阳离子中心,即,与溶剂分解速率研究一致。当将这种脂肪族“系统”与 2-降冰片基阳离子(双环)或三环 2-金刚烷基阳离子进行比较时,发现了相同的情况。事实上,在这些情况下,平衡...
    DOI:
    10.1139/v82-311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氢阴离子的内部竞争测量溶液碳正离子稳定性
    摘要:
    尽管已知许多技术可以比较溶液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但涉及氢阴离子分子间竞争的技术在概念上(但不是实验上)是最简单的程序。本文描述了一种在实验上更可靠的变体,它使用分子内平衡,其中两个竞争系统通过 -(CH2)n- 链保持在一起,例如通过系统地改变本例中的“n” (n = 0, 1 ,2, 或 3),已经发现两个或多个碳的亚甲基链是必要的,以最小化末端“系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还发现所有研究的环烷基环(环己基除外)比脂族等效物更好地稳定阳离子中心,即,与溶剂分解速率研究一致。当将这种脂肪族“系统”与 2-降冰片基阳离子(双环)或三环 2-金刚烷基阳离子进行比较时,发现了相同的情况。事实上,在这些情况下,平衡...
    DOI:
    10.1139/v82-31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iehl; Vrcek; Kronja,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perkin transactions 2, 2002, vol. 2, # 1, p. 106 - 113
    作者:Siehl、Vrcek、Kronja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锡杂环戊-3-烯-2,5-二酮 铝,(1,2-二丁基-1-丁烯-1,4-二基)乙基- 过氧化锌 试剂2,8-Diethyl-1,3,5,7-tetramethyl-9-phenylbipyrromethenedifluoroborate 磷英,3-甲基-2-(三甲基甲锡烷基)- 磷杂蒽 磷杂苯 磷杂环戊磷酸 磷杂环戊烷 碳化钙 环戊二烯基(吡咯基)铁 法硼巴坦 氮杂锡杂两面针碱 氧化苯砷 异磷啉 四氧化三铅 八氢[1,2]氮杂硼杂苯并[1,2-a][1,2]氮杂硼杂苯 全氢化-9b-硼杂非那烯 二苯胺氯胂 二氧化铝 [1,2]氮杂硼杂苯并[1,2-a][1,2]氮杂硼杂苯 N,N-二甲基-9-硼杂双环[3.3.1]壬烷-9-胺 B-苄基-9-硼杂双环[3.3.1]壬烷 9-苯基-9-硼杂双环[3.3.1]壬烷 9-磷杂二环[4.2.1]壬烷 9-碘-9-硼杂二环[3.3.1]壬烷 9-硼杂双环[3.3.1]壬烷-9-醇 9-硼双环[3.3.1]壬烷 9-硬脂基-9-磷杂双环[4.2.1]壬烷 9-甲基-10-硝基蒽 9-溴-9-硼杂双环-[3.3.1]壬烷 9-二十烷基-9-磷杂二环[4.2.1]壬烷 9-乙基-9-硼杂双环[3.3.1]壬烷 9-丁基-9-硼杂双环[3.3.1]壬烷 9-(八氢-1-戊搭烯基)-9-磷杂双环[4.2.1]壬烷 9-(1,1,2-三甲基丙氧基)-9-硼双环[3.3.1]壬烷 8-甲氧基-9-硼杂双环[3.3.1]壬烷 5H-二苯并砷唑-5-甲腈 5H,5'H-10,10'-联啡砷 5-羟基-5H-二苯并砷唑 5-氧化物 5-氯-5H-二苯并砷杂环戊二烯 5,10-二氢-10-吩砒嗪乙醇10-硫化物 4,5-二氢-1-甲基-1H-磷杂环戊二烯-2-羧酸 1-氧化物 3-甲基异磷啉 3,5-二苯基膦 2H-咪唑-2-亚基,1,3-二环己基-1,3-二氢- 2-乙基-4,5-二甲基-1,2-氧杂环戊硼烷 2-丙烯酸,3-[3-乙基-2-[2-(3-乙基-4-羰基-2-硫代-5-噻唑烷亚基)亚乙基]-2,3-二氢-6-苯并噻唑基]- 2,4,6-三叔丁基-膦咛 2,4,6-三(苯基)膦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