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W(CO)3(PCy3)2(CO) | 38800-78-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W(CO)3(PCy3)2(CO)
英文别名
Carbon monoxide;tricyclohexylphosphane;tungsten
W(CO)3(PCy3)2(CO)化学式
CAS
38800-78-1
化学式
C40H66O4P2W
mdl
——
分子量
856.759
InChiKey
UAQZSMXJSSFZH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78
  • 重原子数:
    47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
  • 拓扑面积:
    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cis-W(CO)4(tricyclohexylphosphine)2 以 not given 为溶剂, 生成 W(CO)3(PCy3)2(CO)
    参考文献:
    名称:
    五羰基的反应(η 2 -双(三甲基硅烷基)乙炔)钨(0)和三环己基膦:的X射线结构pentacarbonyltricyclohexylphosphinetungsten(0)
    摘要:
    五羰基(?2-双(三甲基甲硅烷基)乙炔)钨(0),W(CO)5(?2 -btmse)与三环己基膦PCy 3反应生成两种稳定的最终产物,可以通过分离和充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和MS,IR和NMR光谱:W(CO)5(PCy 3)和反式-W(CO)4(PCy 3)2。前一种络合物是炔烃取代产物,而后者是由其不稳定的顺式异构体转化形成的,而后者是通过CO取代产物顺式的进一步反应生成的-W(CO)4(?2 -btmse)(PCY 3),与第二PCY 3分子。即使在溶液中也无法检测到中间体顺式-W(CO)4(?2 -btmse)(PCy 3)配合物。所述顺式-W(CO)4(PCY 3)2配合物可观察到的,但是,发现是不稳定的,迅速地异构化成反式-W(CO)4(PCY 3)2。确定了W(CO)5(PCy 3)的晶体和分子结构,并与W(CO)5(PCy 3)的晶体和分子结构进行了比较。反式-W(CO)4(PCy
    DOI:
    10.1016/j.jorganchem.2003.08.03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ive-co-ordinate molybdenum and tungsten complexes, [M(CO)3(PCy3)2], which reversibly add dinitrogen, dihydrogen, and other small molecules
    作者:Gregory J. Kubas
    DOI:10.1039/c39800000061
    日期:——
    New complexes of molybdenum and tungsten with dinitrogen and other small molecules, trans-[M(CO)3(PCy3)2L](L = N2, H2, C2H4, or SO2),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M(CO)3(cycloheptatriene)] with 2PCy3 in the presence of L; removal of L yields the formally five-co-ordinate species [M(CO)3(PCy3)2].
    合成了与二氮和其他小分子的新配合物,反式-[M(CO)3(PCy 3)2 L](L = N 2,H 2,C 2 H 4或SO 2)在L存在下通过[M(CO)3(环庚三烯)]与2PCy 3的反应;去除L会产生形式上为五坐标的物质[M(CO)3(PCy 3)2 ]。
  • Direct Measurements of Rate Constants and Activation Volumes for the Binding of H<sub>2</sub>, D<sub>2</sub>, N<sub>2</sub>, C<sub>2</sub>H<sub>4</sub>, and CH<sub>3</sub>CN to W(CO)<sub>3</sub>(PCy<sub>3</sub>)<sub>2</sub>: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with Time-Resolved Step-Scan FTIR and UV−Vis Spectroscopy
    作者:David C. Grills、Rudi van Eldik、James T. Muckerman、Etsuko Fujita
    DOI:10.1021/ja064627e
    日期:2006.12.1
    W-L (W = mer,trans-W(CO)3(PCy3)2; PCy3 = tricyclohexylphosphine; L = H2, D2, N2, C2H4, or CH3CN) resulted in the photoejection of ligand L and the formation of W. A combination of nanosecond UV-vis flash photolysis and time-resolved step-scan FTIR (s2-FTIR) spectroscopy was used to spectroscopically characterize the photoproduct, W, and directly measure the rate constants for binding of the ligands L
    脉冲 355 nm 激光激发含有 WL(W = mer,trans-W(CO)3(PCy3)2;PCy3 = 三环己基膦;L = H2、D2、N2、C2H4 或 CH3CN)的甲苯或己烷溶液导致光射出配体 L 的形成和 W 的形成。 纳秒 UV-vis 闪光光解和时间分辨步进扫描 FTIR (s2-FTIR) 光谱的组合用于光谱表征光产物 W,并直接测量结合的速率常数配体 L 到 W 以在伪一级条件下重组 WL。根据这些数据,估计了 L 与 W 结合的平衡常数。UV-vis 闪光光解实验也作为压力的函数进行,以确定 W 与 L 反应的活化体积,DeltaV 热力学。获得了范围从 -7 到 +3 cm3 mol(-1) 的小活化体积,这表明尽管 W 中心拥挤,但 L 和 PCy3 配体之一(或弱的 W...HC 相互作用)之间的交换机制与溶剂分子的相互作用)在 W 中心发生在过渡态。密度泛函理论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顺-二氯双(三乙基膦)铂(II) 镍,二氯二[三(2-甲基丙基)膦]- 铂(三乙基膦)4 辛基二丁基氧膦 辛基[二(2,4,4-三甲代戊基)]磷烷氧化 膦,(1-甲基-1,2-乙二基)二[二(1-甲基乙基)- 羰基氯氢[双(2-二-异丙基膦酰基乙基)胺]钌(II) 羰基氯氢[二(2-二环己基膦基乙基)胺]钌(II) 羰基氯氢[二(2-二叔丁基膦乙基)胺]钌(II) 硅烷,三环己基- 癸基二辛基氧化膦 甲基双(羟甲基)膦 甲基二辛基氧膦 甲基二乙基膦 甲基(二丙基)膦 环戊基二戊基氧膦 环己基双十八烷基膦 环己基双十二烷基膦 环己基二辛基膦 环己基二异丁基氧膦 环己基二己基膦氧化物 环己基二己基膦 环己基二叔丁基膦 烯丙基乙烯基膦酸 氯甲基(二甲基)氧膦 氯化二氢[双(2-di-i-丙基膦酰乙基)胺]铱(III) 氯化(双三环己基膦)(一氧化碳)(氢)钌 氯代三叔丁基磷化金(I) 氯(三甲基膦)金 氯(三乙基膦)金(I) 氨合二氯(1-(二甲基亚膦酰)甲胺-N)铂 氧化膦,亚甲基二[二甲基- 氧化膦,二丁基乙基- 氧化膦,二(碘甲基)甲基- 氧化膦,三十六烷基- 氧化膦,三(癸基)- 正丁基二(1-金刚烷基)膦 替曲膦 叔丁基双(2,2-二甲基丙基)膦 叔丁基二环己基膦 叔丁基二异丙基膦 叔丁基二乙基膦 叔丁基(二甲基)膦 双异丁基丁基磷烷 双[2-(二环己基)乙基]胺 双[2-(二-叔丁基膦基)乙基]胺 双[2-(二异丙基膦基)乙基]胺 双[2-(二叔丁基膦)乙胺]二氯化钌 双[1,3-双(二异丙基膦)丙烷]钯 双(羟甲基)甲基膦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