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oxo-2-phenylquinazolin-3(4H)-yl]-3-phenylpropanoyl chloride | 70540-62-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oxo-2-phenylquinazolin-3(4H)-yl]-3-phenylpropanoyl chloride
英文别名
2-(4-oxo-2-phenyl-4H-quinazolin-3-yl)-3-phenyl-propionyl chloride;2-(4-oxo-2-phenylquinazolin-3-yl)-3-phenylpropanoyl chloride
2-[4-oxo-2-phenylquinazolin-3(4H)-yl]-3-phenylpropanoyl chloride化学式
CAS
70540-62-4
化学式
C23H17ClN2O2
mdl
——
分子量
388.853
InChiKey
RXFMSJQYVNQNR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61
  • 重原子数:
    28.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9
  • 拓扑面积:
    51.9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4-oxo-2-phenylquinazolin-3(4H)-yl]-3-phenylpropanoyl chloride一水合肼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9.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喹唑啉部分新的恶二唑、三唑和恶氮杂衍生物的合成
    摘要:
    具有包含一种以上原子的环结构的杂环化合物。如除碳原子外的氮、氧和硫。由于这些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因此它们对生命的重要性受到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它们包含在植物叶绿素的组成中,血红蛋白中含有四环吡咯[1]。 ,2]。这些化合物还参与糖类及其衍生物的结构以及大多数维生素的合成,例如维生素 C,其形式为含有一个氧原子的五或六环(吡喃)[3 ,4]。维生素 B 组的大多数成员具有异质含氮环,包括吡哆醇 (B6),一种吡啶衍生物,对氨基酸代谢至关重要 [4]。有几种类型的生命分子含有杂环化合物系统,包括嘌呤和嘧啶等含氮碱基,它们参与DNA和RNA的合成并干扰脯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等氨基酸的结构[3] . 发现化合物A具有抗癌生物学作用,化合物B具有抗逆转录病毒作用[5]。喹唑啉部分的新恶二唑、三唑和恶氮杂衍生物的合成 发现化合物A具有抗癌的生物学作用,化合物B具有抗逆转录病毒[5]。喹唑啉部分新的恶二唑、三唑和恶氮杂衍生物的合成
    DOI:
    10.14233/ajchem.2018.21277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含氨基酸部分的改性聚乙烯醇作为抗癌剂的合成与研究
    摘要:
    由苹果酸,邻苯二甲酸酐,硝基邻苯二甲酸酐,2-苯基-4H-苯并[d] [1,3]恶嗪-4-酮,2-的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邻苯二甲酰亚胺化合物[3-7] ai。 (4-硝基苯基)-4H-苯并[d] [1,3]恶嗪-4-酮,具有不同的氨基酸,如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1] ai融合条件。化合物[3-7] ai在苯存在下与SOCl2反应生成化合物[8-12] ai。通过使用二甲基甲酰胺使PVA与化合物[812] ai反应获得聚乙烯醇的化学改性,得到化合物[13-17] ai。合成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其分析和光谱数据表征,例如红外光谱,1H,13C-NMR,元素分析(CHN),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通过两种细菌筛选抗菌活性。同样,对大多数改性聚乙烯醇的抗癌活性进行了研究。
    DOI:
    10.13005/ojc/34013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ISRA V. S.; PANDEY R. N.; DUA P. R., POL. J. PHARMACOL. AND PHARM., 1979, 31, NO 2, 161-167
    作者:MISRA V. S.、 PANDEY R. N.、 DUA P. R.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