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6-bis(3-diisopropylphosphinophenyl)dibenzofuran | 1269422-91-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6-bis(3-diisopropylphosphinophenyl)dibenzofuran
英文别名
(i-Pr)DPDBFphos;[3-[6-[3-Di(propan-2-yl)phosphanylphenyl]dibenzofuran-4-yl]phenyl]-di(propan-2-yl)phosphane;[3-[6-[3-di(propan-2-yl)phosphanylphenyl]dibenzofuran-4-yl]phenyl]-di(propan-2-yl)phosphane
4,6-bis(3-diisopropylphosphinophenyl)dibenzofuran化学式
CAS
1269422-91-4
化学式
C36H42OP2
mdl
——
分子量
552.676
InChiKey
OCCLDMNKEGAGM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9.3
  • 重原子数:
    39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13.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宽咬角二膦iPr DPDBFphos的第一行过渡金属氯化物配合物和单价镍的反应性研究
    摘要:
    将二膦4,6-双(3-二异丙基膦基苯基)二苯并呋喃(缩写为iPr DPDBFphos)与锌,钴和镍的过渡金属二氯化物金属化,生成(iPr DPDBFphos)MCl 2络合物。在这些化合物中,二膦iPr DPDBFphos适应X射线晶体学测定的较大的咬合角范围(115至180°)。从(iPr DPDBFphos)NiCl 2用KC 8还原中分离出三坐标平面Ni(I)物质。(iPr DPDBFphos)NiCl的低温电子顺磁共振(EPR)测量可以确定g值(2.09、2.14、2.37)以及与两个31 P核,A iso = 46×10 –4 cm –1和一个37 Cl / 35 Cl核的超精细耦合常数,A =(12,0.7,35)×10 –4厘米–1。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研究揭示的磁性轨道为d的性质的xy,其具有σ-反键和π ∥与磷和氯原子-antibonding相互作用,分别。一价镍络合
    DOI:
    10.1021/ic200589e
  • 作为产物:
    描述:
    氯二异丙基膦4,6-bis(3-bromophenyl)dibenzofuran正丁基锂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5.5h, 以80%的产率得到4,6-bis(3-diisopropylphosphinophenyl)dibenzofuran
    参考文献:
    名称:
    铑(I)和钯(II)配位化合物中构型灵活的宽咬角二膦4,6-双(3-二异丙基膦基苯基)二苯并呋喃的研究
    摘要:
    制备了二膦4,6-双(3-二异丙基膦基苯基)二苯并呋喃(缩写为iPr DPDBFphos),并研究了其在过渡金属配位络合物中作为反螯合配体的潜力。在铑降冰片二烯络合物[(iPr DPDBFphos)Rh(NBD)] BF 4中,该化合物已通过多核NMR光谱,X射线晶体学和电化学研究进行了表征,该配体以顺式方式结合。在铑和钯的双(乙腈)配合物中[[ iPr DPDBFphos)M(CH 3 CN)2 ](BF 4)n(M = Rh,Pd; n= 1、2),则配体采用反式配位几何。密度泛函理论(DFT,M06-L)计算预测,反式构象异构体在能量上比顺式异构体优越3.5 kcal / mol。双(乙腈)Pd(II)和Rh(I)配合物的循环伏安图分别包含可逆和准可逆的还原事件,它们被初步指定为基于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
    DOI:
    10.1021/ic102373w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2-(5-甲基-2-氧代苯并呋喃-3(2)-亚乙基)乙酸乙酯 顺式-1-((2-(5-氯-2-苯并呋喃基)-4-甲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1,2,4-三唑 顺式-1-((2-(5,7-二氯-2-苯并呋喃基)-4-乙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咪唑 顺式-1-((2-(2-苯并呋喃基)-4-乙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1,2,4-三唑 霉酚酸酯杂质B 雷美替胺杂质3 雷美替胺杂质22 雷美替胺杂质 间甲酚紫 间甲基苯基(苯并呋喃-2-基)甲醇 长管假茉莉素C 钠1,4-二[(2-乙基己基)氧基]-1,4-二氧代-2-丁烷磺酸酯-3,3-二(4-羟基苯基)-2-苯并呋喃-1(3H)-酮(1:1:1) 金霉素 酪氨酸,b-羰基- 酞酸酐-d4 酚酞二丁酸酯 酚酞 酚红钠 酚红 邻苯二甲酸酐与马来酸酐,甘氨酰蜡素和二乙二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己二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三甘醇异壬醇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2-乙基-2-羟甲基-1,3-丙二醇和2,5-呋喃二酮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与2-乙基-2-羟甲基-1,3-丙二醇、2,5-呋喃二酮和2-乙基己酸苯甲酸酯的聚合物 邻苯二甲酸酐-13C6 邻苯二甲酸酐-4-硼酸频哪醇酯 邻苯二甲酸酐,马来酸,二乙二醇,新戊二醇聚合物 邻甲酚酞二庚酸酯 邻甲酚酞二己酸酯 邻甲酚酞 贝康唑 表灰黄霉素 螺佐呋酮 螺[苯并呋喃-3(2H),4-哌啶] 螺[异苯并呋喃-1(3H),4’-哌啶]-3-酮 螺[异苯并呋喃-1(3H),4'-哌啶]-3-酮盐酸盐 螺[异苯并呋喃-1(3H),3’-吡咯烷]-3-酮 螺[1-苯并呋喃-2,1'-环丙烷]-3-酮 薄荷内酯 萘并[2,3-b]呋喃-8(4H)-酮,4a,5,6,7,8a,9-六氢-,顺- 莫罗卡尼 荨麻叶泽兰酮 荧光胺 苯酞-3-乙酸 苯酚,2-[3-(2-苯并呋喃基)-5,6-二氢-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唑-6-基]- 苯酐二乙二醇共聚物 苯酐 苯甲酸,2-[(1,3-二羰基丁基)氨基]-,甲基酯 苯甲酸,2,2-二(羟甲基)丙烷-1,3-二醇,异苯并呋喃-1,3-二酮 苯甲酰氯化,3-甲氧基-4-甲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