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三(叔丁基)铅基锂(1)与各种磷氯化物的反应进行了研究。与二苯基和氨基(苯基)磷氯化物反应主要形成六(叔丁基)二铅烷(2)和四苯基二磷烷(3)或相应的1,2-双(氨基)-1,2-二苯基-二磷烷[例如5:氨基=PhCH2(tBu)N]。磷原子上至少有一个叔丁基基团存在,可制备三(叔丁基)铅基二(叔丁基)磷烷(4)和三(叔丁基)铅基氨基(叔丁基)磷烷[氨基=tBu(H)N(6),Me(Ph)N(7),PhCH2(Me)N(8),PhCH2(tBu)N(9)],通过1与相应磷氯化物的反应。副产物再次是2和相应的二磷烷,未知化合物,以及在两种情况下,双(磷基)-二(叔丁基)铅烷[磷基=tBu(H)N(tBu)P(10),Me(Ph)N(tBu)P(11)]。为了比较,制备了三甲基铅基苄基(甲基)-氨基(叔丁基)磷烷(12)。所有化合物均通过其1H,13C,15N(9),31P和207Pb NMR数据进行了表征。耦合常数1J(207Pb,31P)较大且为负值,而耦合常数1J(207Pb,13C)较小,可以是任一符号。6-12的耦合常数2J(31P-N-13C)表明磷和氮上取代基的构象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