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尽管自 2000 年以来全球疟疾死亡率下降了 48%,但据报道,对当前疗法的耐药性可能会逆转这一进展。最近,曾经被认为不适合治疗药物的抗疟药已被重新审视,以改善选择作为候选药物所需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功效。一种这样的化合物是 4(1 H )-喹诺酮 ICI 56,780,已知它是一种因果预防剂,它也显示出抗伯氏疟原虫的血液裂殖体杀灭活性。然而,寄生虫抗性的快速诱导阻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已经完成了对 4(1 H ) 的完整构效关系研究)-喹诺酮类药物,重点是降低与 atovaquone 对临床分离株 W2 和 TM90-C2B 的交叉耐药性,以及改善微粒体稳定性。这些研究揭示了几种具有极好的体内抗疟活性的领先化合物。发现最好的化合物对所有在伯氏疟原虫感染后存活 30 天的小鼠都有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