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1H-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2-yl)-3-oxa-13-azatetracyclo[7.7.1.02,7.013,17]heptadeca-1,5,7,9(17)-tetraen-4-one | 1379686-10-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1H-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2-yl)-3-oxa-13-azatetracyclo[7.7.1.02,7.013,17]heptadeca-1,5,7,9(17)-tetraen-4-one
英文别名
——
5-(1H-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2-yl)-3-oxa-13-azatetracyclo[7.7.1.02,7.013,17]heptadeca-1,5,7,9(17)-tetraen-4-one化学式
CAS
1379686-10-8
化学式
C28H21N5O2
mdl
——
分子量
459.507
InChiKey
UKEKEMVVUKVGF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6
  • 重原子数:
    35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8.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1
  • 拓扑面积:
    8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钌(II)-聚亚胺-香豆素光捕获分子阵列:基于三重态-三重态Ann灭的上转换的设计原理和应用
    摘要:
    Ru II –双吡啶复合物通常在紫外光谱中吸收450 nm以下,并且其摩尔消光系数仅为中等(ε <16000  M -1  cm -1)。因此,具有强烈可见光吸收的Ru II-聚亚胺络合物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但是,没有有效的光捕获钌(II)/有机发色团阵列的报道。在此,我们报告了第一个可见光捕获Ru II-香豆素阵列,其在475 nm处吸收(ε高达63 300  M -1  cm -1,比典型的Ru II高4倍。–聚亚胺配合物)。这些阵列中的供体激发态可以有效地转化为受体激发态(即有效的能量转移),而不会损失受体的磷光量子产率。基于稳态和时间分辨光谱以及DFT计算,我们提出了设计Ru II-聚吡啶-发色团光捕获阵列的一般规则,该规则指出配体的1 IL能级必须接近于金属到配体电荷转移(M LCT)状态的各自能级。能量水平低于相应的1 M LCT / 3 M的1 IL / 3 ILLCT状态
    DOI:
    10.1002/chem.20110137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uthenium(II)–Polyimine–Coumarin Light‐Harvesting Molecular Arrays: Design Rationale and Application for Triplet–Triplet‐Annihilation‐Based Upconversion
    作者:Wanhua Wu、Shaomin Ji、Wenting Wu、Jingyin Shao、Huimin Guo、Tony D. James、Jianzhang Zhao
    DOI:10.1002/chem.201101377
    日期:2012.4.16
    calculations, we proposed a general rule for the design of RuII–polypyridine–chromophore light‐harvesting arrays, which states that the 1IL energy level of the ligand must be close to the respective energy level of the metal‐to‐ligand charge‐transfer (MLCT) states. Lower energy levels of 1IL/3IL than the corresponding 1MLCT/3MLCT states frustrate the cascade energy‐transfer process and, as a result, the harvested
    Ru II –双吡啶复合物通常在紫外光谱中吸收450 nm以下,并且其摩尔消光系数仅为中等(ε <16000  M -1  cm -1)。因此,具有强烈可见光吸收的Ru II-聚亚胺络合物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但是,没有有效的光捕获钌(II)/有机发色团阵列的报道。在此,我们报告了第一个可见光捕获Ru II-香豆素阵列,其在475 nm处吸收(ε高达63 300  M -1  cm -1,比典型的Ru II高4倍。–聚亚胺配合物)。这些阵列中的供体激发态可以有效地转化为受体激发态(即有效的能量转移),而不会损失受体的磷光量子产率。基于稳态和时间分辨光谱以及DFT计算,我们提出了设计Ru II-聚吡啶-发色团光捕获阵列的一般规则,该规则指出配体的1 IL能级必须接近于金属到配体电荷转移(M LCT)状态的各自能级。能量水平低于相应的1 M LCT / 3 M的1 IL / 3 ILLCT状态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钼,四羰基(1,10-亚铁试剂(邻二氮杂菲)-kN1,kN10)-,(OC-6-22)- 钌(2+)高氯酸酯-1,10-亚铁试剂(邻二氮杂菲)(1:2:3) 邻菲罗啉 胶原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1 石杉碱乙 氯化-1,10-菲咯啉水合物 氯(甘氨酰酸基)(1,10-菲咯啉)铜(II) 新铜试剂 新亚铜灵盐酸 吡嗪并[2,3-f]的[1,10]菲咯啉 吡嗪并[2,3-f][1,10]菲罗啉-2,3-二甲腈 吡喃联氮基[1,2,3,4-lmn][1,10]菲并啉二正离子(8CI,9CI) 双(2,2-二吡啶)-(5-氨基邻二氮杂菲)双(六氟磷酸)钌 二苯基1,10-亚铁试剂(邻二氮杂菲)-4,7-二磺酸酯 二氯(1,10-菲咯啉)铜(II) 二氯(1,10-亚铁试剂)铂(II) 二氯(1,10-亚铁试剂)钯(II) 二吡啶并[3,2-a:2',3'-c]吩嗪 二(菲咯啉)(二吡啶并吩嗪)钌(II) 二(氰基)二(1,10-菲咯啉)-铁 二(1,10-菲咯啉)铜 三菲咯啉钴(III) 三氟甲基(1,10-菲咯啉)铜(I)[Trifluoromethylator®] 三-(1,10-菲咯啉)钌 三(1,10-菲咯啉)硫酸铁 丁夫罗林 N-乙基-7,10-二氢-8-硝基-7-氧代-N-乙基-1,10-菲罗啉-3-甲酰胺 N-[4-(苯并[b][1,7]菲并啉-7-基氨基)-3-(甲基氨基)苯基]甲磺酰胺盐酸(1:1) B-1,10-菲罗啉-5-基硼酸 B-1,10-菲罗啉-2-基-硼酸 9-溴-1-甲基-1,10-菲咯啉-2-酮 9-氯-1-甲基-1,10-菲咯啉-2-酮 8,15-二去氢-17-甲基-石松定-1(18H)-酮 6-(2-碘苯基)亚氨基-1,10-菲咯啉-5-酮 6,7-二氢-5,8-二甲基二苯并(b,j)(1,10)菲咯啉 6,6'-二氰基-7,7'-二乙氧基-3,3'-(乙烷-1,2-二基)-5,5'-二苯基-2,2'-联-1,8-二氮杂萘 5-醛基-1,10-菲咯啉 5-羧基-1,10-菲罗啉 5-羟基-1,10-菲咯啉 5-硝基邻二氮杂菲-2,9-二羧酸一水合物 5-硝基-6氨基-1,10-邻菲罗啉 5-硝基-1,10-菲罗啉硫酸亚铁 5-硝基-1,10-菲咯啉亚铁高氯酸盐 5-硝基-1,10-菲咯啉 5-甲氧基-2-(三氟甲基)-1,10-菲并啉-4(1H)-酮 5-甲氧基-1H-1,10-菲咯啉-4-酮 5-甲基-1,10-菲咯啉亚铁高氯酸盐 5-甲基-1,10-菲咯啉亚铁高氯酸盐 5-甲基-1,10-菲咯啉 5-溴-1,10-菲罗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