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dithian-2-spirocyclohexane 1,1,3,3-tetraoxide | 87551-84-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dithian-2-spirocyclohexane 1,1,3,3-tetraoxide
英文别名
1,5-dithia-spiro[5.5]undecane-1,1,5,5-tetraoxide;1,5-Dithia-spiro[5.5]undecan-1,1,5,5-tetraoxid;1λ6,5λ6-dithiaspiro[5.5]undecane 1,1,5,5-tetraoxide
1,3-dithian-2-spirocyclohexane 1,1,3,3-tetraoxide化学式
CAS
87551-84-6
化学式
C9H16O4S2
mdl
——
分子量
252.356
InChiKey
GASZWEBLROXNS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8
  • 重原子数:
    15.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68.28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含烷基硫基的聚丙烯酸酯通过硫氧化反应的折射率变化
    摘要:
    摘要制备了四种含硫侧链的聚丙烯酸酯,以研究硫氧化引起的折射率(RI)的变化。引入直链烷基硫化物和脂环族硫化物,例如1,3-二硫杂环戊烷和1,4-二硫杂环丁烷,以使聚丙烯酸酯具有较大的RI。O3和间氯过氧苯甲酸氧化硫聚合物会分别形成相应的亚砜和砜聚合物。硫完全发生氧化,其突出之处在于被氧化的聚合物具有与使用砜单体合成的聚合物相当的折射率。线性硫聚合物的RI分别由于亚砜和砜聚合物的形成而增加和降低。具有直链硫化物侧链的聚合物的阿贝数为33.4,
    DOI:
    10.1016/j.reactfunctpolym.2015.04.00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i, Chuen; Sammes, Michael P.,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I, 1983, p. 1303 - 1310
    作者:Li, Chuen、Sammes, Michael P.
    DOI:——
    日期:——
  • Masower, Zhurnal Obshchei Khimii, 1949, vol. 19, p. 849,850, 854
    作者:Masower
    DOI:——
    日期:——
  • LI, CHUEN;SAMMES, M. P.,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1983, N 6, 1303-1309
    作者:LI, CHUEN、SAMMES, M. P.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苯甲酸,4-(1,3-二噁烷-2-基)- 红色基KL 甲基四氢-2-噻吩羧酸酯 甲基4-氧代四氢-2-噻吩羧酸酯 环丁砜 烯丙基-(3-甲基-1,1-二氧代-四氢-1lambda*6*-噻吩-3-基)-胺 氯(四氢噻吩)金(I) 四甲基亚砜 四氢噻吩二醇 四氢噻吩-3-酮 四氢噻吩-3-羧酸-1,1-二氧 四氢噻吩-2,5-二酮 四氢噻吩-1,1-二亚基二胺 四氢噻吩 四氢-噻吩-3-醇 四氢-N-甲基-N-亚硝基-3-噻吩胺1,1-二氧化物 四氢-3-噻吩羧酸甲酯 四氢-3-噻吩羧酸 四氢-3-噻吩磺酰氯 1,1-二氧化物 四氢-3-噻吩硫醇1,1-二氧化物 四氢-3-噻吩甲酰氯1,1-二氧化物 四氢-3-噻吩甲腈1,1-二氧化物 四氢-3-噻吩基甲基丙烯酸酯 四氢-3,4-噻吩二胺1,1-二氧化物 四氢-2-噻吩羧酸 四亚甲基-D8砜 噻吩,四氢-2,2,5,5-四甲基- 反式-3-辛基亚磺酰基-4-羟基四氢噻吩1,1-二氧化物 八氟四氢噻吩 1,1-二氧化物 全氟四氢噻吩 二甲基砜茂烷 二氢-5,5-二甲基噻吩-3(2H)-酮 二氢-2-甲基-3(2H)-噻吩酮 乙基四氢-3-噻吩羧酸酯 乙基(5Z)-5-(羟基亚胺)-4-氧代-4,5-二氢-3-噻吩羧酸酯 乙基(4E)-4-(羟基亚胺)四氢-3-噻吩羧酸酯 Γ--硫代丁内酯 beta-乙基-beta-甲基-硫代丁内酯 alpha-乙基,alpha-甲基-硫代丁内酯 [[[(四氢噻吩1,1-二氧化物)-3-基]亚氨基]二(亚甲基)]二膦酸 [(1,1-二氧代四氢噻吩-3-基)氨基]二硫代甲酸 [(1,1-二氧代四氢-3-噻吩基)甲基]胺 [(1,1-二氧代-3-四氢噻吩基)氨基]二硫代甲酸钾盐 REL-(3AS,6AS)-六氢-2H-噻吩并[2,3-C]吡咯1,1-二氧化物盐酸盐 N-(四氢呋喃-2-基甲基)-N-四氢噻吩-3-基胺 N-烯丙基四氢-3-噻吩胺1,1-二氧化物 N-丁基-N-(1,1-二氧代四氢噻吩-3-基)胺盐酸盐 N-(1,1-二氧代四氢噻吩-3-基)乙酰胺 N'-(1,1-二氧代-四氢噻吩-3-基)-N,N-二甲基-乙烷-1,2-二胺 7-硫杂双环[2.2.1]庚-5-烯-2-羧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