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propoxyphthalonitrile | 106923-38-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propoxyphthalonitrile
英文别名
6,15,24,33-Tetrapropoxy-2,11,20,29,37,38,39,40-octazanonacyclo[28.6.1.13,10.112,19.121,28.04,9.013,18.022,27.031,36]tetraconta-1,3,5,7,9,11,13(18),14,16,19(39),20,22(27),23,25,28,30(37),31(36),32,34-nonadecaene
4-propoxyphthalonitrile化学式
CAS
106923-38-0
化学式
C44H42N8O4
mdl
——
分子量
746.869
InChiKey
ZWXWNOALWOELE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9.8
  • 重原子数:
    56
  • 可旋转键数:
    12
  • 环数:
    9.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7
  • 拓扑面积:
    146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propoxyphthalonitrile 、 lutetium(III) acetate 以 not given 为溶剂, 以5-10的产率得到octakis(propoxy)diphthalocyanatolutetium
    参考文献:
    名称:
    Preparation of Bis(phthalocyaninato)lutetium with Various Substituents and Their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摘要:
    制备了一系列苯并环上带有取代基的双(酞菁)镥配合物[Lu(pc2R8)],并通过涂层电极的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其电致变色行为。尽管未取代的配合物Lu(pc)2表现出多步电致变色现象,由于重复电位扫描时薄膜从电极表面脱落,其稳定性非常不令人满意。在R=叔丁基的情况下,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的提高带来了更容易的成膜过程和对电极表面更好的附着力,尽管其高氧化电位导致双外围络合物的裂解。相比之下,具有给电子基团(例如R =丙氧基或新戊氧基)的配合物在重复电位扫描时表现出较低的氧化电位和更好的稳定性,尽管氧化后的颜色为棕色而不是亮红色。四叔丁基和四丙氧基各有 4 个基团的配合物具有接近八丙氧基或八(新戊氧基)配合物的氧化电位,并且表现出大大改善的稳定性和电致变色行为。
    DOI:
    10.1246/bcsj.65.25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