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prednisolone 21-iodide | 85847-53-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prednisolone 21-iodide
英文别名
11α,17α-dihydroxy-21-iodo-6α-methylpregna-1,4-diene-3,20-dione;(6S,8S,9S,10R,11S,13S,14S,17R)-11,17-dihydroxy-17-(2-iodoacetyl)-6,10,13-trimethyl-7,8,9,11,12,14,15,16-octahydro-6H-cyclopenta[a]phenanthren-3-one
methylprednisolone 21-iodide化学式
CAS
85847-53-6
化学式
C22H29IO4
mdl
——
分子量
484.374
InChiKey
LDBUILOJAGAESF-PJHHCJLF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40 °C
  • 沸点:
    579.2±50.0 °C(Predicted)
  • 密度:
    1.54±0.1 g/cm3(Predicted)
  • 溶解度:
    溶于氯仿、二氯甲烷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
  • 重原子数:
    27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3
  • 拓扑面积:
    74.6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prednisolone 21-iodide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6α-methylprednisolone 17-hemisuber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前胶束和胶束缔合对甲基强的松龙21半胱氨酸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性的影响。
    摘要:
    药物分子在制剂浓度下的自缔合可对制剂性能产生重大影响。在这项研究中,发现甲基泼尼松龙21半胱氨酸的同源系列在水溶液中发生自缔合。检查了聚集体形成对这些化合物的溶液降解的影响。为了确定这些甾体酯的缔合性质和程度,测定丁腈和水性缓冲液(pH 8.5)之间的分配系数,作为酯浓度的函数。发现该分配数据与低浓度下的二聚体形成随后高浓度下的真正胶束形成一致。链长增加有利于胶束形成,但似乎对二聚化影响很小。酯水解的一级速率常数以及在水性缓冲液(pH 8.5)中导致21酰基迁移的21速率常数也被发现取决于酯浓度。动力学数据与假定通过二聚体和胶束形成均稳定的模型一致,高浓度下的限制因素是胶束中酯的反应性。发现由于自缔合引起的稳定程度随链长的增加而增加。
    DOI:
    10.1002/jps.2600720431
  • 作为产物:
    描述:
    methylprednisolone 21-mesylate 在 sod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生成 methylprednisolone 21-iod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溶液稳定的水溶性前药的设计策略I:皮质类固醇21酯类的部分取代的物理有机方法
    摘要:
    理想的水溶性前药应表现出足够的水溶液稳定性以使其溶液能够长期保存(即在室温下可保存2年),但应在体内迅速转化为活性母体药物-两种严重且看似相互矛盾的药物要求限制了许多常见的增溶部分的实用性。例如,通常用作水溶性前药的琥珀酸酯在溶液中不稳定,并且在体内可能经历缓慢和不完全的生物转化。在这项研究中,对与21个皮质类固醇激素有关的溶液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综述。结论是,最重要的限制货架寿命的反应是酯水解。考虑到分子结构对酯反应性的影响,设计了溶液稳定的策略,已经开发了皮质类固醇的水溶性前药。稀溶液稳定性的两个关键要求是:在最佳稳定性的pH值下具有高溶解度,以及对pH速率分布进行适当设计。已经合成了几个21-酯的甲基强的松龙,并确定了其水溶液的水解速率以测试该策略。已鉴定出在25摄氏度下在稀溶液中显示超过2年的估计货架寿命的化合物。
    DOI:
    10.1002/jps.260074040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ulfonate containing ester prodrugs of corticosteroids
    申请人:The Upjohn Company
    公开号:US04472392A1
    公开(公告)日:1984-09-18
    Novel solution stable ester prodrugs of corticosteroids of the formula ##STR1## and their salts.
    稳定的皮质类固醇酯前药的新颖解决方案,其化学式为##STR1##及其盐。
  • [EN] C20 THROUGH C26 AMINO STEROIDS
    申请人:THE UPJOHN COMPANY
    公开号:WO1987001706A2
    公开(公告)日:1987-03-26
    (EN) Disclosed are $g(D)9(11)-steroids (VI) and amino substituted steroids of formula (XI), which contain an amino group attached to the terminal carbon atom of the C17-side chain, more particularly amino steroids (Ia and Ib), aromatic steroids (II), $g(D)16-steroids (IIIa and IIIb), reduced A-ring steroids (IV), $g(D)17(20)-steroids (Va and Vb) and $g(D)9(11)-steroids (VI) which are useful as pharmaceutical agents for treating a number of conditions.(FR) Stéroïdes $g(D)9(11) (VI) et stéroïdes à substitution amino de formule (XI), contenant un groupe amino fixé à la terminaison d'atome de carbone de la chaîne côté C17, plus particulièrement amino-stéroïdes (Ia et Ib), stéroïdes aromatiques (II), stéroïdes $g(D)16 IIIa et IIIb), stéroïdes à composés cycliques A réduits (IV), stéroïdes $g(D)17(20) (Va et Vb) et stéroïdes $g(D)9(11) (VI) utiles en tant qu'agents pharmaceutiques pour traiter un certain nombre d'états.
    揭示了$g(D)9(11)-类固醇(VI)和式子(XI)的基取代类固醇,其中包含连接到C17侧链末端碳原子的基基团,更具体地包括基类固醇(Ia和Ib),芳香族类固醇(II),$g(D)16-类固醇(IIIa和IIIb),还原A环类固醇(IV),$g(D)17(20)-类固醇(Va和Vb)和$g(D)9(11)-类固醇(VI),这些类固醇可用作治疗多种疾病的药物。
  • C20 Through C26 amino steroids
    申请人:THE UPJOHN COMPANY
    公开号:EP0263213B1
    公开(公告)日:1995-09-06
  • C20 THROUGH C26 AMINO STEROIDS
    申请人:THE UPJOHN COMPANY
    公开号:EP0238545B1
    公开(公告)日:1995-11-15
  • C 20? THROUGH C 26? AMINO STEROIDS
    申请人:THE UPJOHN COMPANY
    公开号:EP0238545A1
    公开(公告)日:1987-09-30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5β)-17,20:20,21-双[亚甲基双(氧基)]孕烷-3-酮 (5α)-2′H-雄甾-2-烯并[3,2-c]吡唑-17-酮 (3β,20S)-4,4,20-三甲基-21-[[[三(异丙基)甲硅烷基]氧基]-孕烷-5-烯-3-醇-d6 (25S)-δ7-大发酸 (20R)-孕烯-4-烯-3,17,20-三醇 (11β,17β)-11-[4-({5-[(4,4,5,5,5-五氟戊基)磺酰基]戊基}氧基)苯基]雌二醇-1,3,5(10)-三烯-3,17-二醇 齐墩果酸衍生物1 黄麻属甙 黄芪皂苷III 黄芪皂苷 II 黄芪甲苷 IV 黄芪甲苷 黄肉楠碱 黄果茄甾醇 黄杨醇碱E 黄姜A 黄夹苷B 黄夹苷 黄夹次甙乙 黄夹次甙乙 黄夹次甙丙 黄体酮环20-(乙烯缩醛) 黄体酮杂质EPL 黄体酮杂质1 黄体酮杂质 黄体酮杂质 黄体酮EP杂质M 黄体酮EP杂质G(RRT≈2.53) 黄体酮EP杂质F 黄体酮6-半琥珀酸酯 黄体酮 17alpha-氢过氧化物 黄体酮 11-半琥珀酸酯 黄体酮 麦角甾醇葡萄糖苷 麦角甾醇氢琥珀酸盐 麦角甾烷-6-酮,2,3-环氧-22,23-二羟基-,(2b,3b,5a,22R,23R,24S)-(9CI) 麦角甾烷-3,6,8,15,16-五唑,28-[[2-O-(2,4-二-O-甲基-b-D-吡喃木糖基)-a-L-呋喃阿拉伯糖基]氧代]-,(3b,5a,6a,15b,16b,24x)-(9CI) 麦角甾烷-26-酸,5,6:24,25-二环氧-14,17,22-三羟基-1-羰基-,d-内酯,(5b,6b,14b,17a,22R,24S,25S)-(9CI) 麦角甾-8-烯-3-醇 麦角甾-8,24(28)-二烯-26-酸,7-羟基-4-甲基-3,11-二羰基-,(4a,5a,7b,25S)- 麦角甾-7,22-二烯-3-酮 麦角甾-7,22-二烯-17-醇-3-酮 麦角甾-5,24-二烯-26-酸,3-(b-D-吡喃葡萄糖氧基)-1,22,27-三羟基-,d-内酯,(1a,3b,22R)- 麦角甾-5,22,25-三烯-3-醇 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 麦角甾-1,4-二烯-3-酮,7,24-二(乙酰氧基)-17,22-环氧-16,25-二羟基-,(7a,16b,22R)-(9CI) 麦角固醇 麦冬皂苷D 麦冬皂苷D 麦冬皂苷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