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Brom-7-deoxydaunomycinon | 63626-06-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Brom-7-deoxydaunomycinon
英文别名
Bromo Didehydro Doxorubicinone;(9R)-9-(2-bromoacetyl)-6,9,11-trihydroxy-4-methoxy-8,10-dihydro-7H-tetracene-5,12-dione
14-Brom-7-deoxydaunomycinon化学式
CAS
63626-06-2
化学式
C21H17BrO7
mdl
——
分子量
461.266
InChiKey
JPMVHEYIIWDGRN-OAQYLSRU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737.8±60.0 °C(Predicted)
  • 密度:
    1.730±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29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9
  • 拓扑面积:
    121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7

SDS

SDS:25a692b0c208def0d8b7cab0bb5b1a0b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14-Fluoroanthracyclines. Novel syntheses and antitumor activity.
    摘要:
    以(-)-7-脱氧-4-去甲氧基大芸霉素酮((R)-11a)或(-)-7-脱氧大芸霉素酮((R)-11b)为出发点,合成了以L-脱氨基糖、D-2-脱氧核糖或L-2-脱氧岩藻糖为糖苷键的14-氟蒽环类化合物(5-10)。作为关键步骤,该合成路线采用了新颖的氟化反应,即在对甲苯磺酸的半当量存在下使用四丁基氟化铵,以及之前探索过的糖苷化反应,即使用三甲基硅基三氟甲磺酸盐作为活化试剂。在 P388 体内试验中,5、6、9 和 10 表现出与阿霉素(1)相当的显著细胞毒性。在 P388 体内试验中,还观察到 6 和 9 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DOI:
    10.1248/cpb.36.3793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14-Fluoroanthracyclines. Novel syntheses and antitumor activity.
    摘要:
    以(-)-7-脱氧-4-去甲氧基大芸霉素酮((R)-11a)或(-)-7-脱氧大芸霉素酮((R)-11b)为出发点,合成了以L-脱氨基糖、D-2-脱氧核糖或L-2-脱氧岩藻糖为糖苷键的14-氟蒽环类化合物(5-10)。作为关键步骤,该合成路线采用了新颖的氟化反应,即在对甲苯磺酸的半当量存在下使用四丁基氟化铵,以及之前探索过的糖苷化反应,即使用三甲基硅基三氟甲磺酸盐作为活化试剂。在 P388 体内试验中,5、6、9 和 10 表现出与阿霉素(1)相当的显著细胞毒性。在 P388 体内试验中,还观察到 6 和 9 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DOI:
    10.1248/cpb.36.379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EHRADZIMA, ATSURO;MATSUDA, FUYUXIKO;MATSUMOTO, MITSUE;SUDZUKI, MITIE;OSA+
    作者:TEHRADZIMA, ATSURO、MATSUDA, FUYUXIKO、MATSUMOTO, MITSUE、SUDZUKI, MITIE、OSA+
    DOI:——
    日期:——
  • MATSUMOTO, TERUYO;OHSAKI, MASAKO;YAMADA, KAORU;MATSUDA, FUYUHIKO;TERASHIM+, CHEM. AND PHARM. BULL., 36,(1988) N 10, C. 3793-3804
    作者:MATSUMOTO, TERUYO、OHSAKI, MASAKO、YAMADA, KAORU、MATSUDA, FUYUHIKO、TERASHIM+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