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 bis(sulfonylchloride)ferrocene | 41686-87-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 bis(sulfonylchloride)ferrocene
英文别名
1,1'-ferrocenebis(sulfonyl chloride);1,1'-ferrocenylendisulphochloride;cyclopenta-2,4-diene-1-sulfonyl chloride;iron(2+)
1,1’ bis(sulfonylchloride)ferrocene化学式
CAS
41686-87-7
化学式
C10H8Cl2FeO4S2
mdl
——
分子量
383.056
InChiKey
KXXVUGBGMFHDF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6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8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 bis(sulfonylchloride)ferrocene环丙胺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以29%的产率得到cyclopropyl ferrocenesulfo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1,1'-双(磺酰基)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与结构†
    摘要:
    通过1,1′-双(磺酸盐)二茂铁铵盐生产了一系列的1,1′-双(磺酰基)二茂铁化合物。该化合物可以容易地转化为1,1'双(磺酰氯)二茂铁。通过改变化学计量和反应时间,可以合成单磺酰胺衍生物和双磺酰胺衍生物。本报告中介绍的所有新化合物均经过结构表征。双磺酰胺系统的结构类似于经过充分研究的双(酰胺)二茂铁化合物。观察到分子间氢键,通常在相邻磺酰胺的NH和SO基团之间。但是,在双(GABA)衍生物中,存在分子间NH与CO的氢键相互作用。
    DOI:
    10.1039/c6dt02669a
  • 作为产物:
    描述:
    五氯化磷 、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84%的产率得到1,1’ bis(sulfonylchloride)ferrocene
    参考文献:
    名称:
    1,1'-双(磺酰基)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与结构†
    摘要:
    通过1,1′-双(磺酸盐)二茂铁铵盐生产了一系列的1,1′-双(磺酰基)二茂铁化合物。该化合物可以容易地转化为1,1'双(磺酰氯)二茂铁。通过改变化学计量和反应时间,可以合成单磺酰胺衍生物和双磺酰胺衍生物。本报告中介绍的所有新化合物均经过结构表征。双磺酰胺系统的结构类似于经过充分研究的双(酰胺)二茂铁化合物。观察到分子间氢键,通常在相邻磺酰胺的NH和SO基团之间。但是,在双(GABA)衍生物中,存在分子间NH与CO的氢键相互作用。
    DOI:
    10.1039/c6dt02669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mino acid ferrocene conjugates using sulfonamide linkages
    作者:K. Chanawanno、T.S. Blesener、B.R. Schrage、V.N. Nemykin、R.S. Herrick、C.J. Ziegler
    DOI:10.1016/j.jorganchem.2018.06.018
    日期:2018.9
    ability to form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both in the solid state and in solution, and were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ly observed intramolecular interstrand crosslinking seen in amide-linked ferrocene constructs. Synthesized compounds also included controls that do not exhibit sulfonamide N-H bonds and thus cannot engage in hydrogen bonding. In the solid state, we observe both S=O⋯H-N and C=O⋯H-N intermolecular
    本报告介绍了使用磺酰胺连接策略作为更深入研究的酰胺连接策略的替代方法生成的单和双(氨基酸酯)二茂铁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研究了这些化合物以测试它们在固态和溶液中形成氢键相互作用的能力,并将其与先前在酰胺连接的二茂铁结构中观察到的分子内链间交联进行了比较。合成的化合物还包括不显示磺酰胺NH键的对照,因此不能参与氢键。在固态下,我们观察到S = O = HN和C = O = HN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但没有观察到任何分子内链间氢键。在解决阶段,通过滴定d6-DMSO作为竞争性氢键试剂,我们还没有看到这些化合物中的任何分子内氢键相互作用。我们还收集了这些化合物的CD光谱,结果表明手性肽可以在二茂铁单元的dd跃迁中诱导二色性。我们的结果表明,肽-二茂铁连接基团决定着与环戊二烯基相邻的氨基酸之间是否会发生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
  • Mono- and heterodi-substituted derivatives of ferrocene; β-Lactamic antibiotics
    作者:Cr. Simionescu、Tatiana Lixandru、D. Scutaru、M. Vâţǎ
    DOI:10.1016/0022-328x(85)87343-5
    日期:1985.9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